• 77阅读
  • 0回复

排球运动的新时代 一九八二年世界排坛回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29
第8版()
专栏:世界体育纵横谈

排球运动的新时代
一九八二年世界排坛回顾
刘宗耀
1982年分别于秘鲁、阿根廷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和第十届世界男子排球锦标赛,在整个拉丁美洲掀起了空前的排球热,开创了八十年代排球运动的新里程。
中美打法揭示了女排
发展的新趋势
综观女排战史,七十年代是由苏日两强争霸,向中、日、苏、美、古“战国五雄”转化的历史。在1981年东京世界杯赛上,中国女排首次夺杯,其余名次正如上述排列,仅古巴女排落入第6。在这届规模最大的世界锦标赛上,中国女排再次勇夺世界冠军。美洲各队犹如刮向世界排坛的一股狂飙,占去了前12名中5个席位:秘鲁(2)、美国(3)、古巴(5)、巴西(8)、加拿大(11)。她们普遍引进了亚洲的快速打法,在出色的弹跳基础上,加以严格的训练,形成了类似男子打法的进攻力量。日本、南朝鲜队尽管作风顽强、打法细腻,但皆因缺乏高度而分获4、7名。欧洲女排虽然身材高大,由于仍沿袭着“高打强攻”的传统打法,战术单调,实践证明已落后于八十年代女排的发展趋势。欧洲冠军保加利亚队和欧洲劲旅匈牙利队虽挤进了前12名,但均在9名以后,奥运会冠军苏联队也仅获第6名。
排坛著名人士、日本排协专务理事松平康隆评本届大赛说:“现代排球运动已经从攻击型的苏联队和防守型的日本队两种不同类型的时代,转向了攻守兼备、技术全面的以中美为代表的新时代了。”中美女排既不象欧洲队那样一味倚仗身高,又摒弃了把取胜希望寄于对方失误基点上的亚洲“防守型”打法。而是集欧、亚之长,溶于自己的特点之中,在技术全面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高、快、准、灵的“全面型”新模式,从而揭示了八十年代女排发展的新趋势。国际排联主席利博高度评价说:“中国队的打法为整个排球运动的发展展示了新的前景。”
高为基础,高快结合的思想深入男排诸强
去年,世界男排各劲旅为夺取世界锦标赛的最佳名次,进行了各种“热身”赛。最终仍是两贯“三连霸”(即连着两次获世界杯、世界锦标赛和奥运会冠军)的苏联男排主宰了月亮公园(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男排决赛地)的夜晚,又一次夺得世界冠军。苏联男排身材高大,技术全面,队伍整齐,而且队员间高度默契,球路多变。本届大赛第2至15名男排的水平接近,战况错综复杂,连环套的局面很多,非要打完最后一场球或算胜负分的比率才能排出名次。欧洲和拉美各队在高度的基础上均能打出快变战术,高为基础、高快结合的思想,业已深入世界男排诸强之中。
重视后备力量,形成看不见的角逐
为准备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各国男女排均在砺兵秣马。日本排协以高额酬金专聘了美国女排的两颗“黑珍珠”海曼和克罗克特赴日,参加为期半年的企业队比赛。南朝鲜为建立“大型化”队伍,先后派出多批排协官员在南朝鲜各地精选人才。苏联青年男排的平均身高超过了1.98米。中国青年男、女排队员的身体条件也都不错。重视和加强青年队员的训练和比赛,已经形成了各国之间一场看不见的角逐。(附图片)
在去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中、古女排进行激战。
新华社记者 韩晓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