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农民喜欢这样的生产队长——狄方焕引导社员科学种田致富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30
第4版()
专栏:

农民喜欢这样的生产队长
——狄方焕引导社员科学种田致富记
本报记者 汤华
编者按:没有实行大包干以前,不少生产队长靠行政命令领导社员;实行大包干以后,生产队长靠什么领导社员?山东省嘉祥县疃里公社狄家生产大队长狄方焕摸出了一个道道——靠科学。谁会科学种田,谁当队长说话就灵。
狄方焕只有38岁,初中毕业后当了十多年大队干部。过去他当干部是上面叫种什么,他就命令社员种什么;上面叫怎么种,他就叫社员怎么种。1978年公社指示种水稻,生产队想不通,种了玉米和大豆,都长20多厘米高了,狄方焕硬是下命令叫社员拔了改种稻;当时已三伏,误了节气,结果一亩才打几十斤稻谷。
1980年底,狄家大队实行了大包干,狄方焕也分得一份责任田。他觉得当队长说话要灵,就得靠会科学种田。他从家中省出30多元,买了《植物生理学》、《棉花栽培学》等书籍,同时订了七、八种农业科技杂志,另外还经常利用到县里、公社开会之便,向农艺师请教。
当时,县里正进行土壤普查,说是狄家大队的地缺磷,可这里社员种地没有上磷肥的习惯。前些年公社贷款拉回的磷肥,社员都说上了不见苗发绿,不愿要。种麦,都是一亩上100斤氮氨,单产300来斤。1981年,他在五亩半小麦地施50斤氮肥、50斤磷肥。夏收时,每亩地打了720斤麦子,比当时队里平均高出一倍。这一年狄方焕还作了些植保小实验。他种的棉花亩产168斤皮棉,玉米亩产810斤,而队里平均亩产皮棉才120斤,玉米500斤。
靠科学种田,狄方焕头一年就冒了尖,全家两个半劳力,收入4,800多元。周围的社员说狄方焕种地种“神”了,种什么,什么就高产。他实验什么,社员也跟着他干。社员觉得他这才算个真正的生产大队长。公社命名他为“农科户”。
1982年2月,他上济南开会,认识了省农科院棉花试验队的农艺师,提起想搞点农科实验项目,人家就给他找了一项棉花“三系对比”实验让他去搞。到5月,狄方焕在省农科院植保研究室又找了一项“pix助壮素”实验,并承担了县农技站给的“锌肥增产”实验项目。他自己则搞了自育杂交大白菜等四项小实验,一起在14亩责任田划弄开了。狄方焕舍得把两头大猪赔进这些实验中,买良种、塑料薄膜、新型药剂、小农机具等,自费出外取经。他坚持做实验记录,定期报给下达实验任务的单位。社员常常围着他的责任田,问这问那,社员挺乐意听他指点。象种玉米通常是夏至下种,去年6月15日,狄方焕观察到土地墒情好,认为提前10来天更有利,马上回队用大喇叭喊,各户闻声出动,一气种了600多亩,秋后亩产达750斤,比往年高250来斤。狄方焕还送了270多斤棉花良种给本队的社员,经常帮着十来户配药、拌种等。
1982年,狄方焕的责任田又获大丰收。“三系对比”实验的28、20、80品系良种,亩产皮棉分别为240斤、220斤、197斤;施用锌肥的玉米亩增62斤;他自育的杂交大白菜亩产2.2万斤。在地里的收入达到6,400多元。整个大队也是好收成,加上副业收入,人均分配达275元。社员说:俺沾了大队长的光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