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生活中才有艺术矿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1-30
第5版()
专栏:

生活中才有艺术矿藏
计红绪
从《潜影》到《春兰秋菊》的创作回顾中,我深深地体会到,生活中才有艺术的矿藏。
在拍《潜影》过程中,我曾在公安部门深入生活,接触到许多优秀干警。他们工作繁重,待遇不高,却任劳任怨,一心要为国家做出点贡献。但是,构成影片中心事件的一系列情节,即“怪影现身”、“呼唤怪影”等,则是虚无缥缈的。这是根据报刊上的一些材料虚构出来并加以发挥的,缺乏应有的生活基础。
在创作《春兰秋菊》时,我到了沸腾的生活中,看到了人民群众向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进军的英勇斗争和各种新事物新矛盾,产生万千感触和创作激情。1981年秋天,我到北京市一个羊毛衫厂深入生活不久,便被卷入生活激流。尽管我是个军队创作干部,对工厂不熟悉,但也抑制不住要用文艺形式来表现它,于是开始了《春兰秋菊》文学剧本的创作。
这个工厂的生活怎样吸引了我呢?这里讲一件事:他们生产的雪特兰羊毛衫,款式质量均佳,在国外也受欢迎,但有关部门不予支持,无法外销。在无可奈何情况下只好内销,但有关部门习惯于老款式,也不予支持。厂里眼看十几万件毛衣卖不出去,资金无法周转,银行贷款利息一天天增加,全厂发不出奖金,急如星火,只好把工厂变为“商店”,在街头摆几个摊摊自己卖,又派人分别去东北几个城市卖。岂知那年热得早,那几个地方也不大买毛衣了!一位副厂长苦笑着对我说:“外贸、内销、摆摊,三面墙都堵死了,只留一条小胡同让我们自己跑,跑呀跑呀还撞墙!”这个厂的干部都是搞羊毛衫的行家,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工资待遇低,每月拿的奖金比看门人还少,但是一个个都在拚命干,寻找货源,组织生产,开辟市场;工人们勤奋刻苦,遵守纪律,涌现出不少全国三八红旗手、市先进生产者和生产标兵,有的公社办厂用重金来挖技术工人,技术工人硬是不去。三年困难时期,全厂咬紧牙关拚命生产,为国家偿还外债作出自己的贡献。十年内乱中,干部白天挨斗,晚上生产,工人坚守岗位,一直没有停产。粉碎“四人帮”后,他们又做出新的成绩,创造了全国名牌产品——“牡丹”牌羊毛衫!就是这样一些人,这样一个厂,却遇到极大的困难,而且都是由于有关部门的官僚主义、踢球扯皮、不正之风以及体制问题等造成的人为困难!亲眼看到这些,怎么能不使人感慨万千,从而卷进生活的激流?怎么不使人感到要为工业的改革说话呢?这就是我写《春兰秋菊》的创作冲动的源泉。
离开羊毛衫厂已经一年了,如今提起笔来,还似有千言万语绕在笔端。这个厂的干部工人给了我深刻教育。而回顾《潜影》和《春兰秋菊》的创作,也使我更深刻地懂得了这条真理:只有在人民火热的斗争生活中才有文艺创作需要的矿藏,否则一定要走弯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