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水利部门改革的一个范例 宝鸡峡灌区水利一利变多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1
第2版()
专栏:

水利部门改革的一个范例
宝鸡峡灌区水利一利变多利
编者按 当前,各系统、各部门都在大兴改革之风。实行改革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抓好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宝鸡峡灌区管理局从农业大包干中受到启发,实行联责联产经营责任制,突出一个“包”字。果然一包就灵,使水利一利变多利。这是水利部门改革的一个范例。愿有更多的部门,行动起来,按中央确定的方针和步骤,全面而系统地、坚决而有秩序地实行改革。
本报讯 记者景险峰报道:陕西省宝鸡峡灌区管理局从1980年开始,对上实行财务大包干,收入不上交,差额不补贴,丰年补歉年,自己求平衡;在局内部实行三级核算,联责联产的经营责任制,三年跨了三大步。1980年比1979年增加收入60万元,首次实现经费自给;1981年比上年增收120万元;1982年比前年又增收40万元。
宝鸡峡灌区是个引、蓄、提结合的大型灌区,灌溉面积共300万亩。由于灌区管理局长期吃“大锅饭”,每年都要国家补贴,最多时一年达130万元。
受农业大包干责任制的启发,这个管理局大胆进行改革,层层落实联责联产经营责任制。责任制突出一个“包”字。先由管理局正副书记和局长包干,实现安全、效益、净收入三项指标有奖。指挥不当,发生经营性亏损,不能享受奖金。如发生重大事故,承担直接责任的局领导人,视情节扣发部分基本工资。局里各个职能部门,按业务性质分担以上三项指标,业务科室联产,行政科室联责,按部门进行考核奖罚。对基层下属的58个单位,采取不同形式的包干。有产品产值的实行任务包干,利润留成;没有收入的实行经费包干,超支不补,节余归己;以灌为主收大于支的实行定收定支,超收分成。
实行大包干三年来,全员出勤率保持在95%左右。整个灌区渠道年均引水250多天,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提高,每年节约水量2,320万立方米,可多灌溉农田40万亩次。真正做到了管好水用好水,水利一利变多利:农业丰产,企业增收,职工得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