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教育要普及 县委是关键——安徽省黟县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1
第3版()
专栏:

教育要普及 县委是关键
——安徽省黟县调查
安徽省黟县地处黄山脚下,是一个偏僻山区。自然条件、经济条件都比较差。可是,自1977年以来,该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连续保持在97%以上,读满五年的巩固率达80%以上,成为安徽省普及小学教育的先进县。
为何黟县能够成了安徽省普及小学教育的先进县呢?关键在于县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普及教育确实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前提,工作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
在投资上把教育放在优先地位
他们在教育上舍得花钱,宁愿在其他部门挤一挤,也要把发展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9年,教育事业支出占全县财政支出的15.4%,1980年增加到20.3%,1981年增加到24.5%,1982年上升到25.4%。同时,从1980年起,每年进行一次“关心下一代,为教育做好事”的资助活动。县直机关和各局及社会团体都积极参加,有的送实物,有的捐钱。在农村,还发动社队群众筹款修建校舍,全县的校容校貌有了初步的改观。
尊重教师,加强小学教师队伍
教师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是普及小学教育的困难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全县形成一个尊师的新风尚。1980年,全县出席省党代会的两位代表,除了县委书记外,另一名就是教师。县人大、县政协都有教师代表,有一位教师还被选为县人大副主任。县委负责同志在干部和群众会议上,多次教育干部和群众尊重教师,并且以身作则,做出样子。对少数打骂教师者,县委负责同志都亲自处理。对积极工作,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几年来,已表彰教师390人次。县委还十分重视加强教师中的党团建设。目前,全县学校教职工中的党团员,已占教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其次是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县委针对大多数教师工资低、山区工作艰苦等情况,从1980年起,凡山外进山工作的教师,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每个公办教师每年发给图书资料费,发给民办教师困难补助费。各公社也采取措施,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1979年和1981年,公办教师增加工资时,全县社队也为民办教师增加了工资。有的社队还帮助解决教师口粮不足和吃菜难的问题。
再次是充实和加强小学教师队伍。近几年来,黟县对普通中学作了调整,把原来从小学调上来到中学任教的38名骨干教师全部调回小学。同时,把外流到其他单位的骨干教师,调回教育战线。他们还加强了教师的文化业务学习,文化业务水平不合格的,不经过培训不得任教。由于采取这些措施,现在黟县的民师比例已大大减少,只占23.6%,比1978年下降了14.8%。教师的文化水平和教龄也分别有了提高。全县小学教师中,中师、高中毕业的已占57%,教龄在十年以上的占64%,教龄在十五年以上的占43%,初中、初师肄业以下的全县只有16人,大部分教师都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受到群众的欢迎。《安徽教育》记者
杨又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