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中药技师贾贵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5
第3版()
专栏:

中药技师贾贵琛
本报记者 邢凤炳 本报通讯员 钟春发
1982年春的一天,同仁堂药店柜台前,来了两位外地人,手里拿着鸭蛋大一坨牛黄要出售。在场的多数售货员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牛黄,有的迟疑不敢接受,有的说是假的。一位年过花甲的老售货员走了过去,把那坨东西接在手里,仔细端详:药材呈金黄色,光泽鲜艳平滑,气味芳香清凉。老售货员断定说:“这是好牛黄啊!”有人还半信半疑,最后切开一看,果然是真牛黄。
这位内行,就是北京同仁堂药店参茸组组长、中药技师贾贵琛。他15岁起就在药店当学徒,至今已站柜台近五十年,经营人参、鹿茸、牛黄等名贵药材很有经验,是北京市不多的几位老药工之一。
同仁堂药店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国内外很多顾客慕名而来。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贾贵琛和他的同事们想方设法开辟货源。华侨和外宾喜欢购买光鹿尾,可货进不来。一次,老贾到药材公司仓库,看到那里存放着一些毛鹿尾。仓库管理员发愁地说:“这些东西谁也不要,又不能退货。”老贾把它要了来,用水浸泡。当时正是炎夏季节,毛鹿尾经泡发后,腥气熏鼻。但是,老贾和组里的同志细心地把毛一根一根地拔掉,加工成成品。仅这一项就为国家增加收入5,200元。
俗话说:医和药是一家。贾贵琛不仅懂药,也会些医,有人称他“贾大夫”。他擅长针灸,能治中风、偏瘫、面神经麻痹等症。四川一位女青年,叫董淑云,口眼歪斜六七年了,在成都一直没有治好。去年,她来北京,贾师傅隔一天给她扎一次针,后来一周扎两次,三四个月就好了。她高兴地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贾师傅!”
老贾以医为乐,把为患者解除疾痛当作己任。他经常把银针带在身边,在药店里、在家里为病人扎针治病,还送医上门。患者只要告诉住家的门牌号码,他下了班后就骑着车子寻去了。有一位女同志腹部长了碗口大的痞块,久治无效。老贾每周从前门大栅栏骑50多分钟车子到北太平庄为她针灸。开始一周三次,病情好转后减为一周两次、一次,从夏到冬,风雨无阻。病人全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老贾八小时之内兢兢业业为顾客服务,八小时以外一心一意为病人治病,救危扶困,二十多年如一日。许多患者感激他,想给他送点烟、酒、收录机、水果,一些华侨、外宾想给他搞台彩色电视机或照相机,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近几年来,贾贵琛年年被评为北京市医药系统的先进工作者,1981年被评为北京市劳动模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