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杂交水稻的身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6
第2版()
专栏:小资料

杂交水稻的身世
庄稼人种地,都希望“一粒种子落地,万颗谷子归仓”。杂交水稻育成后,把这种希望变成了现实。一棵杂交稻有效分蘖可达100根,每穗可结稻谷150粒。这样,春播一粒种,秋天就能收一万多颗谷。
杂交水稻的增产优势从何而来?很多人知道,把两个遗传特征不同的品种进行杂交,产生的第一代杂种,往往比亲本长得好,产量高,这种超亲现象叫杂种优势。1917年有人发现,在水稻这个“家族”中,有一种雄蕊萎缩、雌蕊正常的稻株,只有异花授粉,才能受孕结实。这为水稻杂交开辟了新的道路。然而这种稻实在太少了,很难找到。我国的研究人员袁隆平和李必湖,千方百计寻找这种稻株,终于在海南岛的野生稻中找到了“野败”。把“野败”和栽培稻杂交,育成的稻种,有的保持水稻自花授粉的习性,有的保持“野败”的特点。再用后一种作多次杂交,使它的不育特性稳定下来,形成一种特殊品系,叫“雄性不育系”。那种充当父本的稻种,被称为“保持系”。怎样恢复水稻自花授粉的特性,并保持杂交优势呢?科学家又通过杂交,得到了能使不育系的后代恢复功能的稻种,取名为“雄性不育恢复系”。
三系互相杂交,繁育杂交稻种,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保持系和不育系杂交,繁殖大量的不育系种子;第二步是用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使不育系的后代恢复自己生育的功能,产生大量的杂交种子。这就是我国培育成功的杂交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