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正气长存 艺术不朽——观新建的徐悲鸿纪念馆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6
第5版()
专栏:

正气长存 艺术不朽
——观新建的徐悲鸿纪念馆散记
本报记者 丁宏新
一切为人民的事业作出过贡献的人,都不会被人民遗忘。徐悲鸿纪念馆在因修建地铁而被拆除十六年之后得以重建,这件事本身又一次证明了这是一条真理。
新建的徐悲鸿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城的西北角,地点尽管偏僻一点,但建筑物外观精巧雅致。在端庄肃静的气氛中显露出勃勃生气。
在纪念馆主楼展览大厅内,我们遇见了纪念馆馆长、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同志。她告诉记者,徐悲鸿1953年逝世时留在身边的作品有1,000多件,此外还有唐代以来历代名画1,000余件及各种图片、图书资料1万余件。当时她根据丈夫生前的愿望,全部献给了国家。她说:“现在海外有一些报纸报道,说悲鸿的作品在‘文化大革命’中都散失了。这不是事实。现在你可以在这里看到,全部作品都完好无损。”
确实,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悲鸿先生的许多早已闻名于世的原作。第一批展品有155幅,分中国画、油画、素描三个画种分类陈列。
在国画展室,气势磅礴、笔敌千钧的巨幅国画《九方皋》与《愚公移山》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只见《九方皋》的画面上,一位白发长者形容骨相,正冷静地注视着一匹黑色骏马。而那匹黑马,却因为遇到了知己而显得十分兴奋。在这里,作者寄托了对于旧社会堵塞才路、歧视知识与专门家等腐败现象的深刻忧愤。
彩墨画《愚公移山》以神奇的笔墨描绘出众人开山凿石的壮观场面。据介绍,此画作于1937年,其时外敌压境,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关头,在画家的笔下,凝聚了中华民族千古长存的浩然正气!
徐悲鸿一生处于民族灾难深重的年月,他忧国忧民,以拯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因此画风悲壮激烈。比如歌颂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大型油画《田横五百士》,反映民众翘首待望光明的油画《徯我后》,以及国画《逆风》中挺拔的竹子、《会师东京》中怒吼的群狮,《巴人汲水》中贫苦的百姓等等,都贯穿着这种精神。
在黑暗的旧社会,徐悲鸿先生愤世嫉俗,刚正不阿。他常说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他的著名的奔马,就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纪念馆陈列着多幅以马为题的作品,有单匹的马,也有群马,所有的马都画得瘦骨嶙峋,矫健异常。他画马,从来不画膘肥毛滑的鞍马,而只画不带缰绳的傲骨嶙峋的野马。只有一匹是例外,那就是《九方皋》里的千里马。有人问他为什么这匹带了缰绳,他说:“因为它遇见了九方皋这位知己,愿为知己者用”。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徐悲鸿手书的鲁迅先生的这一诗句,如今仍挂在陈列室恢复的画家当年的画室中。这一诗句是徐悲鸿一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徐悲鸿不仅是富有创造性的画家,而且是个有远见卓识的艺术教育家。他酷爱人才,把培植后学,看得比创作更重。数十年间,他孜孜不倦地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人材辈出,当代许多著名美术家都出自他的门下。
纪念馆的最后一部分为学习纪念室,其间陈列着有关徐悲鸿生平的资料、图片,还恢复了画家生前工作的画室。在这里,人们可以形象地看到这位爱国画家勤劳工作、艰辛跋涉的一生。
在谈到纪念馆重建过程的时候,廖静文同志激动地告诉我们:“1973年,我为重建徐悲鸿纪念馆的事,写信给毛主席。第二天,周总理就派人带着他的亲笔信来找我,商量纪念馆的重建事宜。但是,由于‘四人帮’的干扰,在当时重建根本没有可能。打倒了‘四人帮’,特别是三中全会拨乱反正之后,重建纪念馆才真正变成为事实”。
是的,徐悲鸿纪念馆旧馆在1954年建立,1967年拆除,新馆在1983年又得到再建,这过程并非偶然,它体现出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走过的一段“之”字形道路。正如一位外国朋友在纪念馆旧馆的留言簿上所写的那样:“徐悲鸿纪念馆的建立,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它体现出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人对艺术及艺术家的尊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