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风雨无阻为农民——延边话剧团(朝语)二十余年坚持送戏下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6
第5版()
专栏:

风雨无阻为农民
——延边话剧团(朝语)二十余年坚持送戏下乡
本报记者 武培真
一队肩背行囊的演员被赶来送行的男女老少围着。有的少年气喘吁吁地跑来给演员系上鲜艳的红领巾,有的阿妈妮拉着客人的手流下了依依不舍的眼泪……。这是延边自治州话剧团告别延吉县风林大队时的动人场面。该团自1956年成立以来,每年约有七八个月巡回在农村。演员们不分严冬酷暑,攀山越岭,送戏上门,深为农民所爱戴。
这种动人情景是屡见不鲜的。1979年初夏,延边话剧团在双河公社演出刚结束,正准备向凉水公社出发,突然有位农村干部风尘仆仆地赶来,邀请演员们到龙水大队去演出。
龙水大队,只有二十户人家,土地瘠薄,水利失修,又正逢旱灾,社员靠贷款和吃返销粮过日子。如此的山村,不去吧,那里的同胞弟兄盼戏盼得如渴似饥。去吧,观众太少且不说,生产队一时拿不出演出费,明摆着剧团会亏损。然而,延边话剧团没把票房价值放在第一位,而把“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作为办团的基本出发点。虽然,他们平时也加强了经济核算,但对于龙水这样的困难队,他们主张“就是贴钱也要去演出”。
演出队到达龙水大队,社员们如迎亲人,从宅院里涌出来,从田野上奔过来,……一时间,小山沟沸腾了。当晚演出后,观众兴奋得立即把演员迎回家,有的给客人做打糕,有的拿出了多年存放的老陈酒,有的全家欢快地跳起了朝鲜族舞。偏僻的山庄变得荒年不荒,沉浸在节日般的气氛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大爷喜笑颜开地说:“你们要不来,我恐怕去世前看不上演出了。你们这一来,我心满意足了。”
为了多演出,好让农民心满意足,全团50多名演员分成两个演出队。大村镇,他们走遍了。11户的穷村子,只给五元钱的生产队,他们也去了。甚至观众只是一位牧民,他们同样送戏上门,照演不误。二十七年来,从自治州最北部偏僻的罗子沟,到南端边境地区巍峨耸立的白头山,从没有电灯,点着松枝、火把演出的分水岭,到中朝苏三国接壤,还需借路而行的防川生产队,许许多多以往从没有剧团行迹的地方,都出现了他们的欢声和笑语。社会主义的劳动热情,不仅使他们保证了剧目质量,每年的下乡演出,经常保持在200场或250场以上,为延边广大农民的文艺生活送去了“雪中炭”、
“饥中粮”,而且自1979年以来,连续几年,使剧团的年收入高达全州12个剧团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延边许多村庄坐落在丘陵地带、密林深处和山谷之中。有些边界村落,不通公路,马车道也坎坷不平。延边话剧团为下乡演出简便易行和适应农民多方面的艺术趣味,尽量做到节目短小精悍,形式活泼多样。
然而,下乡只是演小戏,农民是不满足的。要适应广大社员对文化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大戏必须下乡去。为此,延边话剧团将远景、近景、网景、幻灯景画在一块大布上,制成综合景,又将道具缩小规模,尽量做到一物多用。此外,他们在剧情中缩小群众场面,提倡演员一专多能、一人演多角,还制作了活动舞台,随身携带。近几年,他们将近十出大型剧目都送到了乡下。
延边话剧团能够常年活跃在山乡,是因为他们不仅有一支生气勃勃的演出队,而且前有好领导,后有好管家。一日,在一间农舍里,一位老同志把奶瓶伸向孩子的嘴边。他是孩子的家长吗?不是。而是延边话剧团党支部书记赵明根同志。多年来,赵明根经常带队下乡演出。在乡下,他除尽到领导者的职责外,还常常卖票、搬道具和帮助社员、演员哄孩子。这次下乡,有两位女演员把哺乳期幼儿随身带来,赵明根又在充当保姆的角色。
这个剧团的领导者都这样。他们下乡,不是观山望景、坐享其成,而是与群众同甘共苦。在装、卸台的场面上,有着老导演、老团长许东活的身影;风雨交加的盘山路上,留下了身患肝炎的副团长金龙俊的足迹;道具间、售票房,患高血压症的副团长尹光洪忙得不可开交;就是刚调到该团不久的新任党支部副书记崔昌来,也是经常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有次下乡演出,演员缺额,这位毕业于农学院、从未演过戏的政工干部,毫不犹豫地上台去顶角。
后勤人员,则是“一切为着前方”。为扭转先前演员背着孩子下乡的局面,总务科的同志为幼儿们一一找到了托户,由单位解决托儿费。还将十来个学龄前和学龄儿童组织起来,在机关为他们开伙、安排住宿和娱乐活动。孩子们出门,他们送出去;放学,他们接回来。此外,诸如买冬菜、安烟囱、修房子等一系列问题,后勤人员一律替下乡同志包下来,从而为演员们解除了后顾之忧。
(附图片)
延边话剧团的演职员们,身背服装、道具和行李,翻山越岭送戏下乡。
马松竹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