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0阅读
  • 0回复

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统计工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7
第5版()
专栏:

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统计工作
薛暮桥
《中国统计年鉴》的出版,博得国内外经济学家和经济界人士的好评。我国数以万计的统计工作者克服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为统计工作所造成的困难,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公之于世,使大家有可能全面了解我国的经济情况,并对过去三十年的经验教训和今后经济建设的具体道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深入研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今后全党全国人民的主要力量转移到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特别是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和人大五届五次大会,更为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出了明确的道路。我们全国统计工作者,都深深感到在现代化建设中自己责任的重大。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经济建设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走我国自己的道路的新方针指引下,生气勃勃,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要求统计机关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提出正确的数据。同时国民经济的情况也为我们的统计工作带来新的问题、新的困难。全国统计工作者必须不断注视现实情况的变化,开动脑筋,提高工作水平,使我们的统计工作能够跟上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年,我国的统计部门的计算工作基本上建筑在手工劳动的基础上,所以存在着经济建设需要我们及时提供正确的、全面的统计资料,而我们的主观能力却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近几年来,我们开始利用电子计算机,使统计工作从手工劳动向机械化前进。我们已经有了及时提供正确的、全面的统计资料的可能性。但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进行大量的工作。不仅对电子计算机如何运用需要学习,更重要的是电子计算机所能够消化的数据比手工劳动多千百倍。要充分发挥电子计算机的作用,就要及时提供大量的数据,这就需要大大加强我们的基层会计、统计工作。更加重要的是,这些数据必须正确,投入错误的数据,决不能产出正确的统计资料。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同志说,计算机不能代替“测谎机”。这句话对我深有启发。整顿基层会计、统计工作,比建造一个计算中心还困难得多。如果投入的原料不够,质量不好,要靠现代化机械来生产出又多又好的产品是不可能的。
其次,过去我们的经济管理体制,在生产方面城市是全民所有制(大集体实际上也是小全民),农村是集体所有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共同劳动,共同分配。所以,只要掌握了国营企业和农村人民公社生产队的报表,就基本上掌握了全国的统计资料。现在,要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多种经营方式,在城市中发展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在农村中出现了联产计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家庭经营各种专业户等。在流通方面,过去城市是国营商业独家经营,乡村是供销合作社独家经营,生产资料是物资部门统一分配,对外贸易是外贸部门统一经营,收集统计资料比较简单。现在都要增加流通渠道,减少流通环节,出现了厂商挂钩、自产自销等类多种多样交换方式。在这样复杂的情况下,收集统计资料就不可能完全依靠原来的统计报表。必须在原来的统计报表外,采取多种方法来收集分散的统计资料,这就需要我们去认真研究,艰苦创造新的调查统计方法。在这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统计方法可供我们参考。
最后,继续加强对统计资料的分析研究。由于我们多年未公布统计数字,有的经济学家和经济工作者对统计资料不会运用,再加上统计资料的口径很复杂,象我这样多少懂点统计方法的人,利用统计资料来进行分析研究,有时也会发生错误。因此,至少在最近一个时期,利用统计资料来进行分析研究的责任,就只能首先落在统计机关和统计工作人员的身上。中央提出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来衡量和改进各方面的经济工作。如何计算经济效益,这就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利用多方面的统计资料来综合研究。经济效益不但要从微观经济(基层企业)来研究,作为统计机关,更重要的是从宏观经济来研究。往往从一个企业来看经济效益很高,但从整个国民经济来看经济效益却很低,甚至是浪费。经济效益不但需要研究目前,同时还需要从长期来看,有些从一时来看有利,从长期来看有害,或者利少害多。
由于我们目前的物价还没有合理调整,企业会计制度不够健全,即便对于统计机关来说,依靠现有统计数字来研究经济效益,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经济效益表现在投入和产出的对比。投入方面是产品的成本,现在许多企业的燃料、原料价格由国家补贴,劳动者一方面工资很低,实际上靠物价、房租等补贴来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许多工厂人浮于事,把许多社会应办的事让工厂去办,这些开支都计入成本。因此,投入的数字就很难正确。产出(产值)受价格的影响很大,许多产品价高利大,或者价低利小,从而影响产出数字的正确性。这样计算出来的经济效益,就不可能正确反映真实情况。在物价和劳动工资制度没有改革以前,统计工作很难完全解决这个问题。但不妨作些典型调查。现在价格研究中心编制的理论价格即将完成,不妨对若干企业改用理论价格计算经济效益,与用现价计算的结果互相比较。这只是一个办法,其他办法一定还有很多。
从这方面可以看到,要保证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的正确性,必须进一步研究物价和劳动工资等制度的改革。由于这种改革牵涉面太广,因此不能轻举妄动。但从长远来看,这些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企业就没有正确的经济核算,不能从现在的核算来衡量企业的经济效益。现在有关部门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正在研究经济体制(包括物价、劳动工资)的改革,希望统计机关结合有关部门,通过分析研究,为我们的改革提供数据。我们共同努力来具体研究如何实现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的方针任务,保证二十年工农业年总产值翻两番的宏伟目标一定胜利实现。
(原载《统计月刊》1983年第2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