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书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8
第5版()
专栏:

《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书后
唐振常
蔡建国同志编选《蔡元培先生纪念集》。在编选过程中,每承垂询,得知他的编选计划,并预读全稿,深感纪念集之出实有必要,写此书后,略述所感。
蔡元培在中国是一个有卓越贡献的人,值得我们纪念的人,也应该是历史学家着重去研究的人。可是,十年动乱之前的十七年中,对他近乎冷淡,只出了一本不甚完备的选集,纪念文章自然不经见,研究文章也很少。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十年动乱不要说了,连孙中山都不提了,哪里还有人敢提起蔡元培?三中全会之后,拨乱反正,蔡元培方为人所注意。1980年3月5日,首都各界隆重举行了蔡元培逝世四十周年纪念大会。1982年10月15日,蔡元培铜像落成典礼在北京大学举行。近年来,研究蔡元培的论文也多起来了,教育论文选和一部简单的年谱出版了。由不正常到了正常,人们是忘不了历史的。
事情自然不应也不会到此为止,纪念有时而尽,研究则应无穷。对于蔡元培的研究,似乎只能说方开其端,今后还要做大量的工作。这本纪念集所收文字,绝大多数为蔡元培逝世时其故旧之作,现在结集尽管很不完备,但终究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则此集之出,非徒为逝者生前亲友故旧怀旧而已,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研究蔡元培的参考材料。一个人死了那么多年,还为生者所怀念,是弥足珍贵的。犹忆王芸生先生生前对我说过一桩事:1979年,他受托主持全国政协召开的征集蔡元培资料的会议,出席会议者皆蔡元培学生与友人,其年龄均已七老八十,而一提蔡先生,座中皆老泪纵横,情不能禁。这种感情之发,我们不能说只是由于私人关系,而是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蔡元培是值得纪念的人,历史不能忘怀他。蔡元培生前,多少年来,无论识与不识,提起他都称蔡先生而不名,闻者闻蔡先生而知为谁何,称者知人皆必知其所指。这是一个充满尊敬与热爱的称呼。时至今日,其门生故旧仍沿此称。
蔡元培是民主主义革命家,是兼融中西的思想家,是毕生献身教育事业的教育家,是培植中国文化和科学的倡导者。如何评价蔡元培,周恩来挽蔡元培联可谓确论。挽联云:“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和同时代的先进知识分子一样,蔡元培以排满而参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和当时许多狭隘的反满派又不一样,他在1903年写《释“仇满”》,反对种族之见,反对贵种贱种之别之说,提出“要之无满不仇,无汉不亲;事之有利于满人者,虽善亦恶;而事之有害于满人者,虽凶亦吉。此则纯乎种族之见者也”。他的起点就比人高。他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接受和领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是以不断前进。他是一个翰林,这样的人物,辛亥以后都成遗老,而他是一个革命者。同为翰林而参加辛亥革命的还有一个谭延闿,而谭延闿之末路又如何?蔡元培始终是一个爱国者,对帝国主义侵略无比义愤。抗日战争之前,劝汪精卫放弃卖国行为以至泪洒酒席之上(要知道他是一个不大容易动感情的人)。抗战军兴,以病息影香港,力疾写抗日的《满江红》词,为人传诵。这些,都说明蔡元培志在民族革命的爱国行为。说蔡元培不断前进,自然他也有停顿甚至失误,1927年清党案之提出即是,这是不能讳言的。作为研究者,一应对此加以分析判断,二应从蔡元培一生所为作全面观察。辛亥之前,他办教育办报纸,宣传革命,领导同盟会上海分部和光复会,而且身体力行,参加军事训练,制造炸药。辛亥之时,远在国外,闻袁世凯出任湖广总督,立即致书吴稚晖,谓“故彼之出山,意在破坏革命军,而即借此以自帝。”一眼看透袁世凯。出任教育总长,以反对袁世凯之独裁而辞职。二次革命,急忙从国外回来参加。以后出长北京大学,提倡新文化新思想,为五四运动作了护法,而其所作所为,皆与北洋军阀政府相对抗,1923年为罗文干案辞职,高唱不合作主义,是其著者。1926年归国,参与北伐事宜。1927年之参与清党是历史事实,蔡元培本人亦不见得同意对此予以回护。1934年他在一张对他此举予以回护的报纸文章上批道“于我多恕词”,此中即带有自责的意思。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他此后和国民党政府越来越离心离德,这是主流。1932年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积极为营救被捕的共产党员与先进分子而奔走,可谓拍案而起。至此,蔡元培表现了他政治上的最大光辉,走向了他当年列名清党案的反面。保障人权是蔡元培的重要思想与主张,一生秉此行事。对学生运动,他有自己的看法,“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为他所提出,他并不赞成因参加爱国行动而影响学业,但是一当学生被捕,他则认为这是蹂躏人权,总是挺身而出,尽一切努力营救。因罗文干案的辞职亦起于他反对人权之无保障。后来的事实教育了他,他所参加的国民党政权原来是最大的人权蹂躏摧残者,他义无反顾地与之作斗争。他的行动表明了他所追求的是民主政治与自由权利。“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符合蔡元培的实际。
评价蔡元培,最重要的,应是研究他在中国教育、科学、思想、文化上的贡献。他所作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极为卓越,而影响又极其深远。他委身教育事业有其思想基础。“孑民是时持论,谓康党所以失败,由于不先培养革新之人才,而欲以少数人弋取政权,排斥顽旧,不能不情见势绌。此后北京政府,无可希望。故抛弃京职,而愿委身于教育云。”(引自高平叔著《蔡孑民先生传略》第2页)培养人才以为改革政治,是其明确目标。首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即提倡新思想,遭堂董之恨而辞职。以后,任教南洋公学时,发生近代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学生退学事件,“论者谓为孑民平日提倡民权之影响”。(同上,第4页)办爱国女校这一中国最早之女子学校,是蔡元培倡男女平等说的体现。办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公言革命无所忌”,直将革命与教育合而为一。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与唐绍仪内阁教育总长均为时甚短,而对于改革教育初见端倪。蔡元培教育工作上最伟大的贡献,当然是在北京大学。十年校长之任,实际在校五年,把一个腐败不堪的旧北大改造成为焕然变色的新北大,新潮流新思想应运而生,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其影响所及,绝不止于北大,而在于全国;其所改革者亦不止于教育,而在于整个文化。有人说:“北大之所以为大,因为有了一个蔡先生。”这须得加以补充:蔡元培之所以为大,在于他的兼容并包思想。但是,兼容并包并非无所选择,实际上他的兼容并包正是为了提倡新思想新文化。在科学事业上,在文化事业上,蔡元培的贡献都是巨大的。至于创办留法勤工俭学之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人才,更为人所熟知。
作为研究,应该特别注意蔡元培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早年习举业,后治小学及经史,甲午之后留心西学,涉猎之面渐广。传统的思想文化观逐渐改变,对西学日益吸收。他总是感到不满足,不断进取,思想境界不断开拓。教育总长卸任之后,竟然作为一个学生到德国学习,一去四年,逐门功课认真地学。以后多次出国,他总是认真学习,所涉之面愈广。蔡元培不是国粹派,但也反对盲目照搬西方。对于中西文化,他主张作比较研究,择善而从,蔡元培自己说过:“学人难,惟通人更难。学人惟守先待后,通人则开风气者。”蔡元培是学人而兼通人,其主要的功绩表现在他所做的许多事都开风气之先。
《蔡元培先生纪念集》之出,为研究工作者提供了不少材料,它的出版,除了表现国家对历史的尊重,亦必为读者和研究工作者所欢迎。
1983年1月4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