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第十二 章讲求劳动有效性 提高经济效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08
第5版()
专栏: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常识读本

第二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生活的物质基础的生产
第十二 章讲求劳动有效性 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节 劳动有效性在提高经济效益中的重要地位
什么是劳动有效性
劳动有效性是一个特定的量的概念,它指实践活动带来的效益和实践中所消耗的劳动之间的比例关系。劳动有效性的大小,在效益为既定的情况下,同所消耗的劳动成反比,用公式来表示:某一活动的劳动有效性= 此活动带来的效益在活动中所消耗的劳动
在这里我们说的活动并不一定是经济活动,所说的效益也不一定是经济效益,因为即使是非经济的活动,也有劳动消耗的问题,因此劳动有效性的概念都可以成立。如果我们只考察经济活动,那么在这个公式右方的分子就成为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如果我们所考察的只是物质资料的生产,那么这个公式右方的分子可以改成某种产品的数量。
按照劳动有效性的定义,取得同样的效益,所消耗的劳动少,劳动有效性就大,所消耗的劳动多,劳动有效性就小。有些人使用这样一种表述方式:用最小的劳动消耗取得最大的效益。这种说法在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是不确切的。正如在赛跑中,不能要求用最短的时间跑完最长的距离,而必须首先在时间和距离中固定一个,如固定一百米的距离,谁的速度快,谁就先跑完,谁需要的时间就越短。在比较劳动有效性的大小时,也一定要固定一头去比较劳动消耗的多少。不固定一头,劳动有效性就不可能是一个定量的概念。
从劳动有效性的基本概念出发,就发展出一套概念、一套指标、一套计算公式。运用这些概念、这些指标、这些公式可以进行有关劳动有效性的各种计算。
劳动有效性指标举例
下面我们举一些劳动有效性指标的例子:
(甲)从劳动消耗角度考察的劳动有效性的指标
(一)反映活劳动消耗的指标,即劳动生产率。它反映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能力。
(二)反映物化劳动消耗的指标。一般有以下几种:
(1)单位产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量。它们是用产量去除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量而得。
稀缺资源的消耗量应该单独计算。
(2)原材料利用率。它一般以一定量的原材料所制成的产品数量来反映原材料的利用情况。
(3)单位产品生产设备消耗量。一般把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的折旧额作为消耗量,被同一时期的产量去除,用来反映单位产品中消耗掉的生产设备磨损量。
(4)设备生产率。它是单位时间内单位设备的产量,如机床台时产量、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等。
(乙)从劳动占用角度考察劳动有效性的指标
这类指标反映厂房、设备、工具、原材料、燃料、在制品等等的占用情况。它们主要是:
(一)每百元产值占用的流动资金。它一般是年度定额流动资金的平均占用额与同期总产值之比。
(二)每百元产值占用的固定资金。它一般是固定资产年度平均原值与同期总产值之比。
(三)每百元流动资金或固定资金提供的产值。这是上述两个指标的倒数。
(丙)用经济核算指标来反映劳动有效性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经济核算的目的是督促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提高劳动有效性。经济核算指标,如成本、利润、成本利润率、资金利润率、投资回收期等,如同其他货币指标一样,近似地反映劳动有效性的大小。
(一)单位产品的成本。它是近似地反映生产中劳动消耗的指标。其数值是企业生产一个产品平均支出的各项费用的总和。
(二)单位产品的利润。它是社会主义企业出卖产品所得收入扣除成本和税金之后的余额。利润越高,劳动消耗越少。但是利润反映劳动消耗比成本还更近一层。所以,利润是更近似地反映劳动有效性的指标。
(三)成本利润率。它是用单位产品的成本去除分摊到单位产品上的利润而得。它从劳动消耗角度综合地、但是近似地反映劳动有效性。
(四)资金利润率。它是从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两个角度同时考察劳动有效性的指标,反映占用资金和利润之间的关系。总的说来,资金利润率高,劳动有效性就大。
(丁)投资有效性指标
投资有效性是对人们为了获得一定的净产品所采取的投资方案所作的关于投资节约程度的评价。在实际工作中,采用经济核算指标来近似地反映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有效性。
(一)投资回收期。这个指标的涵义是:某个项目的基本建设资金能从投产后获得的利润中收回来的年限。计算方法是:基建投资总额被平均每年能回收的利润额去除。投资回收期的倒数称为投资有效系数。回收期越短或投资有效系数越高,投资有效性就越大。
各部门都有惯用的标准回收期和标准效果系数,用以衡量具体项目的回收期(或投资有效系数)之合理与否。还要根据经济建设的发展、经济实力的提高、经济效益的经验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对标准回收期和标准投资有效系数进行调整和修订。
投资回收期的计算要考虑到占用资金的时间因素,也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建设期间占用资金进行利息计算。利息率一般根据标准投资有效系数来确定。利用国内外贷款进行建设时,应该采用贷款利息率。
(二)补充投资回收期。在评价投资有效性时,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对某个基建项目,存在两种方案,甲方案的投资比较多,但投产后的成本费用比较少;乙方案的投资比较少,但投产后的成本费用比较多。对这两个方案进行比较时,必须把投资和成本费用结合起来进行考察,所利用的指标叫做补充投资回收期,它的倒数叫做投资的相对有效系数。
补充投资回收期的意思是指两个方案的投资差额(即甲方案比乙方案多支出的投资)在多长时期内可以用两个方案成本费用的差额(即甲方案比乙方案节约下来的成本费用)收回来。补充投资回收期等于或小于标准回收期,结论就倾向于甲方案;如果补充投资回收期大于标准回收期,结论就倾向于乙方案。换句话说,补充投资回收期短,有利于投资大的方案;补充投资回收期长,则有利于投资小的方案。
(三)折算费用。这是人们对投资有效性进行比较时常用的指标,其计算公式是:
折算费用=成本费用+(标准投资有效系数×投资费用)
在做多种方案比较时,每个方案都换算成这种可以直接比较的数值。数值低的方案被认为投资有效性较大。
对劳动有效性进行计算、分析和论证
从上面所举的关于劳动有效性指标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劳动有效性进行计算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论生产或者投资,不论采取怎样的经济活动(甚至其他活动)都要注意劳动有效性的大小,要对它进行计算和分析,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事情,例如进行一项大的建设项目,确定一项重要的经营方针和政策,更要进行仔细的计算和分析,论证做这件事在经济上是否合算,能否取得我们预期的经济效益。这种计算和分析,也是对我们准备进行某种经济实践活动的技术经济方面的科学论证。这种论证应该在事先进行,把论证的结论作为决策的依据。这种计算、分析和论证时常被称为经济可行性的分析。
这种计算、分析也可以在事后来进行。事后的计算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做过的工作的效益作出评价,这是对工作做出总结的一个必要依据,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提醒我们今后改进工作,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
经济工作是一项细致工作,是一种需要精打细算的工作。在有关经济效益问题上要算各种帐,其中关于劳动有效性的帐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经济效益有一个算什么、怎样算的问题,需要有一种专门学问来研究这种计算的理论和方法。关于劳动有效性,也有一个算什么、怎样算的问题。
本章执笔 许庆斌
(原载《经济学周报》1982年第37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