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把内在活力开发出来——七论不能再吃“大锅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10
第1版()
专栏:社论

把内在活力开发出来
——七论不能再吃“大锅饭”
为什么许多集体小厂的陈旧机床在日夜运转,有些国营大厂里的先进设备利用率很低,有的甚至风眠露宿,生锈烂掉?
为什么一些“夫妻店”、“连家铺”的营业时间往往比大百货商店的营业时间长,服务质量也高?
为什么有些连年亏损的企业,一搞经营承包很快就能扭亏为盈?
探讨这些令人深思的问题,我们不能不从现行的经济体制上找原因,从改革中求答案。
长期以来,由于“左”的思想影响,社会主义企业缺乏应有的活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得不到正确贯彻,主要的弊端是落后的经营管理方式、吃“大锅饭”的体制造成的。在这种体制下,企业盈利了,无论多少全部上交;企业亏损了,亏多亏少实报实销。对职工的分配,则是采取平均主义办法,人各一份,谁也甭想冒尖。
在这样的体制下,每个企业虽然在名义上是独立的,实际上有很大的依赖性,“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一句话,许多企业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经济实体。同样,由于职工的分配同企业经营的好坏没有直接联系,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不少企业中,领导软、队伍散、管理乱、浪费大的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变,这是吃“大锅饭”体制的必然结果。
企业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本细胞,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充分发挥成千上万个企业的首创精神和经营活力,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劳动热忱和聪明才智,才能不断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目前解放生产力的最大推动力就是体制改革。破除吃“大锅饭”的体制,全面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真正贯彻执行“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是这场改革的关键。打破了“大锅饭”,实行了按劳分配,就能使企业和职工真正从物质利益上(包括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就会使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经久不衰的内在活力。
列宁说过,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我国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的实践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同样,工商企业打破“大锅饭”、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的试点也说明了这一点:机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了,人浮于事的现象逐步消除了,浪费变成精打细算,亏损企业很快转为盈利……总之,它开始把蕴藏在企业和职工中的巨大潜力开发出来,生产力较快地提到一个新的水平,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使国家和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
改变吃“大锅饭”的体制,是生产关系上的一大变革,也是分配制度上的一大变革。不少同志对这个关系我们事业全局的问题,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充分的精神准备,也缺乏改革的紧迫感。从现在起,我们要把这个问题提到重要的日程上来,从领导到群众,从党内到党外,认真地抓好这个问题,切实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