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阅读
  • 0回复

北国江城冰上热——记哈尔滨市群众性冰上体育活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12
第8版()
专栏:体育

北国江城冰上热
——记哈尔滨市群众性冰上体育活动
本报记者 张持坚
春节到了。噼噼啪啪的鞭炮,五彩缤纷的礼花,即将开始的第五届冬季运动会的日益迫近,冰城哈尔滨出现空前的冰上运动热。
“热”在哪里?
“热在冰场多了”。到市区各处走走,确实可以看到凡有条件的学校、工厂、机关,都在操场、球场、空地上泼上水,修成了冰场,男女老幼在这里滑冰,打冰球,锻炼身体和意志,搞得热气腾腾。据市体委统计,全市共有冰场274处,比去年增加了100多处。冰场多,上冰的人自然就多。到目前为止,约有39万多人参加了冰上体育活动,比去年增加了10多万人。
“热在中小学开设冰上体育课的多了”。去冬以来,全市有199所中、小学开设了冰上体育课,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一倍多,隆冬时节哈尔滨中、小学不上体育课的状况已大大改变。靠近松花江畔的通江小学,出门就是马路,后面也没有空地,他们就在封冻的松花江上浇自来水,修了一个大冰场。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在外围练速滑,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在内圈做冰上游戏,打冰爬犁,打冰嘎,打出溜滑等等。下雪了,老师就把学生带到冰场上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一个个小脸蛋红扑扑的。有不少同学原来体质弱,爱感冒,经过冰上锻炼,体质明显增强,学习精力充沛。学生家长都称赞学校冰上体育活动搞得好。哈尔滨第三中学体育教师徐晓对记者说:“我们学校已经有200多双冰鞋,到了冬季,全校1,000多名学生都参加冰上体育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大部分学生都能滑500米以上。我们还把滑得好的同学抽出来组织了速滑队、花样滑冰队和冰球队,经常和兄弟学校开展友谊赛。”现在,不少中、小学都组织了速滑队和冰球队,尤其是看那些小学生穿戴着厚厚的护具,象小熊猫式的互相“滚”在一起打冰球的情景,真叫人乐得直不起腰来。
“热在职工开展冰上活动的劲头更高了”。一入冬,不少工厂的工会、团委就把组织工人开展冰上活动摆上了议事日程,发动青年浇冰场,利用边角废料做冰刀和冰鞋。现在,全市工厂组织的职工业余冰球队就能拉出十多个。去年12月中旬,市里还成立了一个“老年人冰球队”,二十多个队员年龄最小的50岁,最大的59岁,他们当中有副教授,有厂长,有老体育工作者,也有机关的领导干部,他们每周一、三、五晚上和星期天上午各训练一个半小时。
“热在江风刺骨的松花江畔”。封冻的松花江,给冰城人民开展冰上体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场所。去年一入冬,市体委和市总工会等单位就在江边建起了4座“冰橇台”,比往年增加3座,每天来打冰橇的人络绎不绝。冰橇是用木板做的,木板下面有两根角铁,前面有“方向舵”,坐在冰橇上,从很高的台上,顺着由40多米长的笔直的冰道往下滑,既有趣,又能锻炼人的勇敢,增强掌握平衡、抵御严寒的能力,熟练的人可以一下子滑出五六百米远,直抵大江中心。短短两个多月,已有20多万人次玩过“打冰橇”。前不久,一个美国体育考察团看了这些冰橇场后,连连说好。在江面上乘风航行的“冰帆”,别具风味,更是受到冰上运动爱好者的欢迎。
“冰上热”还表现在,价格比较高的冰刀、冰鞋和冰球板、冰球护具,成了热门货,不仅单位购置,个人买冰刀、冰鞋的也越来越多。
“冰上热”反映出人民的“心里热”,市体委的同志说,由于全国政治局面的稳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参加文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随着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冰城人民开展冰上体育活动的热情必将更加高涨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