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依靠群众自筹资金 正确贯彻办电政策 福建建成9,000座小水电站 广大农村生产生活出现喜人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19
第2版()
专栏:

依靠群众自筹资金 正确贯彻办电政策
福建建成9,000座小水电站
广大农村生产生活出现喜人变化
本报讯 记者张铭清报道:有丰富水电资源的福建省,依靠群众,自筹资金发展小水电,到1982年底,已建成9,000多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72.5万千瓦,发电15亿度,全省80%的县市主要靠小水电供电。现在,全省所有公社、82%的大队和70%的生产队都用上了电。
福建省发动群众自力更生办电,贯彻执行“谁建、谁有、谁管、谁受益”和“以电养电”的政策,调动了群众办电的积极性,出现了县社联办、社社联办、社队联办、几户集资办水电的局面。省里规定,县办站利润不上交,全额留县财政用于发展水电事业,专款专用。社队、个体和新建站若干年内免所得税,五年内免征工商税。
为了支持小水电发展,省有关部门在物资、贷款方面优先支持,提供成套设备,为小水电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永安县鸭姆潭水轮泵站由12个公社自筹700万元资金,投工210多万,贷款500万元,装机1万千瓦。沙县官昌水库由15个公社自筹资金,办起了装机9,200千瓦的5级电站。屏南农民徐而富联户办起了3千瓦小电站。
小水电为解决县以下工农业生产及生活用电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线代渠”的电灌,减少了渠道基建投资和水量损失。全省4万个社队企业,70%的产值靠小水电生产。用电碾米、磨面、饲料加工、锯木,方便了群众,提高了生产率。大量推广的电鼓风节柴灶,可节省木柴40%。目前,农村生活用电范围不断扩大,电炉、电饭煲、电壶、电热器、电烤箱、电视机、电扇等家用电器已在部分小水电发展快的县里使用。
小水电对建设精神文明也起了重大作用。有了电,电影院、剧院、文化站、文化室、广播站、夜校、娱乐室一个又一个地建立起来,改变了过去“出门扛锄头,回家靠枕头”的单调生活。(附图片)
福建省永春县依靠群众力量兴办的卿园水电站,装机795千瓦。
水电部农电司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