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58个“○”说明了什么?——关于山东临朐县茹家庄大队六名党员来信的调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19
第2版()
专栏:

58个“○”说明了什么?
——关于山东临朐县茹家庄大队六名党员来信的调查
今年2月1日,记者接受编辑部交给的任务,到山东临朐县,同县委一位领导同志到五井公社茹家庄大队做了调查。58名党员用58个“○”表达了他们完全一致的心愿:要求四个月前被公社撤职的大队党支部书记薛秀富重新回到原岗位上来。
一37岁的薛秀富,有文化,有见识,有魄力,历任生产队长、党支部委员、副支书等职务,1981年冬,他当选为党支部书记。
薛秀富上任后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根据全队5,000多名社员的意愿和支部决定,把现行的联产到劳责任制改为大包干。1982年春,他和另一位年轻的副支书房宪贵一起连夜写出了适合本队实际的具体做法。到公社请示时,不料公社党委书记夏克伦一口给否了,理由是茹家庄属于较先进的队,只适合联产到劳,并告诫薛秀富“你年轻没经验,搞了大包干有你好看的时候。”薛秀富一再申辩无效,回来便坚持按群众意愿实行了大包干,群众情绪高涨,大旱之年经济收入大幅度提高,人均分配由上年的81元增加到190元。
二在五井公社31个大队中,生产责任制有大包干、包产到户、联产到劳和小段管理几种形式,在一种形式中,各队也有各队的不同情况。按说,领导工作要深入下去,分类指导,及时解决各队的实际问题。而五井公社领导却仍沿用旧的一套领导方法,把大队干部集中起来,乘两辆汽车,在一天之内做旅行式的“三秋大检查”。
9月22日,薛秀富一早就和社员合伙下地种麦去了,没有听到公社的广播通知,到上午9时左右,发现公社两辆汽车沿大路检查到茹家庄来了。他赶快跑来请假。
当天下午,夏克伦等公社干部突然来到茹家庄召开党支部紧急会,不容分说,就宣布薛秀富平时骄傲自满,盛气凌人,目无组织领导,对三秋领导不力,“停止”其大队党支部书记职务。消息传出,全村哗然。认为公社党委书记夏克伦等这样做是不对的。
三记者和县委一位领导同志到茹家庄那天,党支部召开了党员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凡对薛秀富表示信任,希望恢复他的原职务者,在票上划“○”;反之,划“×”。结果,包括支部委员在内的58名党员,全部划了“○”。公布之后,全场活跃,人人喜形于色,说:“俺心里要说的话,全在这个圈里了。”

这件事已经引起了临朐县委的重视,恢复了薛秀富同志的职务,对夏克伦同志目无群众,违反了组织原则和民主原则的错误行为,决定抓紧进行处理。
本报记者 吕建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