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今日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23
第1版()
专栏:今日谈

今日谈
今日“乡试”
去年年底的一天,安徽霍丘县在全县范围进行了一次初中文化水平的大普测。在县城参加考试的有3,000多青壮年职工。县委书记、县长等领导干部及中、小学教师到考场,分别担任领队、主考和监考。这是霍丘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次“乡试”。
这次考试,对社会震动很大。过去,不少青年每到夜晚无所事事,或打扑克、搓麻将,或聚集在影戏院前消磨时光,也有少数酗酒浪荡的。但考试前后,上述现象大大减少,纷纷复习功课,学习气氛较浓。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其目的是培养选拔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知识分子。今天我们要提高全体人民的文化水平、形成好学上进的社会风尚,适当搞一点类似“乡试”的东西,考试成绩张榜公布,优异者予以奖励,也是很有意义的。
 王远程
“共同语言”新解
知识分子要与工人、农民有共同语言,工人、农民是否也要与知识分子有共同语言呢?在座谈学习蒋筑英、罗健夫时,全国劳动模范吴旭芝说:“如果我们和知识分子没共同语言,那就会给国家造成损失浪费,四化没有指望。”这是一个优秀工人长期实践经验的宝贵总结,是对知识分子认识的一个飞跃,言简意赅,很有分量。
搞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知识分子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现代化管理知识往往多一些,现代化的“语言”也多一些。熟悉并努力掌握这种“语言”,是搞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广大工人、农民的愿望。可惜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加以重视,认为与知识分子有没有“共同语言”无关宏旨。要是这些同志也有吴旭芝那样的远见卓识就好了。
曹瑞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