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石油市场跌风骤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24
第7版()
专栏:新闻分析

石油市场跌风骤起
朱梦魁
石油价格跌风骤起,石油输出国组织面临严重考验。
2月18日英国和挪威宣布,将北海的轻原油削价9%,每桶原油的售价从33.5美元下降到30.5美元。几小时后,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西非的尼日利亚也宣布,把每桶原油由原来的35美元降至30美元。这是继2月1日以来苏联、埃及、科威特宣布石油降价后,油价在更大范围内的再次下跌。北海与北非的轻原油优于海湾地区的阿拉伯轻原油,英国、挪威、尼日利亚宣布石油降价,使石油输出国组织每桶34美元的基准油价首当其冲,对其他产油国也将产生连锁反应。
2月19日,海湾合作委员会六国外长在利雅得紧急会晤,以协调行动。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等北非产油国也在阿尔及尔商讨对策。
沙特阿拉伯石油大臣认为,海湾六国将每桶油价降低4美元已是不可避免的了。1979年以来,尽管石油输出国组织已把日产3,000万桶的总产量缩减到1,700万桶,然而世界石油市场每天仍有200—300万桶的剩余,有时高达400万桶。由于石油长期供过于求,油价就不能不下跌。
造成石油过剩和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西方国家由于经济衰退而减少了对石油的需求。近十年来,油价曾经上涨10倍,迫使西方国家一面控制石油消费,一面大力发展替代能源。工业化国家还利用石油过剩,转嫁经济危机。欧美石油公司压价抛售储备石油,对油价的暴跌起了推波助澜作用。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某些成员国急于还债或处于战争状态,而不顾这一组织有关各国生产份额和统一油价的协议,暗中提高产量和低价倾销以换取外汇。而其他一些国家如墨西哥、美国、马来西亚、英国、挪威、丹麦、荷兰等国相继崛起成为石油大国,大量生产和出口石油,更加速了石油过剩和油价下跌趋势。此外,一向主要在东欧市场上出售石油的苏联,因急需硬通货,也在西方现货市场上廉价倾销石油。其他一些国家也依样行事,致使石油市场供求比例严重失调。油价朝三暮四,混乱不堪。
今年1月底,石油输出国组织在日内瓦召开会议,未能就油价和产量限额达成协议,也加深了成员国之间的分歧。某些成员国坚持不肯降低生产份额并为抛售石油而大打折扣,开创了自行降价的先例。
油价猛跌,对产油国本身的利益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同时对世界经济的格局也将产生一连串难以估量的影响。有人认为这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灾难”;有人认为这是带来转机的“喜讯”;也有人认为“一场大规模的油价战已经拉开序幕”。不过,目前世界石油市场供过于求的现象不可能长期持续。西方发达国家还离不开石油输出国的“工业血液”。据统计,美国虽然由于多方节能而不断减少对石油的需求量,但每天仍要进口400万桶左右的石油,其中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约占10%;西欧石油需求量的88%依赖进口,其中的84%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至于西方压价抛售库存石油,也是有限度而不能持久的。因此,认为油价跌风会吹垮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忧虑,未免过于悲观。
预计,石油输出国组织将采取紧急对策,研究何时降价,降多少,降价对该组织今后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不过,因为多数成员国的处境各不相同,看来通过统一降价并在各成员国之间达成一项生产和重新定价的协议,还要大费一番周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