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孩子们啊,可把你们盼回来了!”——记民柬国民军在内地和人民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2-26
第6版()
专栏:

“孩子们啊,可把你们盼回来了!”
——记民柬国民军在内地和人民的关系
杨木
世界各主要通讯社及报刊对柬埔寨越占区和游击区人民拥护谁的问题,有截然不同的报道和看法。不久前,我们步行一个多月深入柬埔寨暹粒——六号公路战区采访调查这一问题。我们访问的是越军撤退不久、民柬国民军刚刚进驻的村子。村民们所反映的事实在柬埔寨内地带有普遍性,也是越占区人民思想状况的一个侧面。
荔枝山瀑布附近有个波列昂通村。当我们随同国民军大队人马进村的时候,令人吃惊的是,这个以接待外国游客闻名的公园式村落现在竟然空无一人,水磨石的条凳和栽种整齐的风景树犹存,但所有木屋都被越军拆去修碉堡了。第二天,当树叶上的夜露在朝阳下闪烁的时候,近20名衣不蔽体的山民进村找国民军来了。这些人自我介绍说,他们原是这个村的村民。越军从1979年初以来多次占驻该村,1981年9月突然毁村赶人。全村33户190多人四散逃亡,在原始森林中过着“白毛女”式的生活。他们这20多人在森林中相聚并开辟了一片旱稻地,种些白薯、瓜果,半饥饿地捱过了一年多。这两天,听说国民军开进山里来了,便跑来会面。
我抬头一看,包括5个小孩、3名妇女的这群山民都是面黄肌瘦。国民军师长莫特把从后方带来的一些药品和小孩衣服发给他们。四十岁的妇女洪格感动地把领到的新衣服给她的七岁男孩穿上,并自言自语地说:“我们的衣服都被越南人抢光了。可怜的孩子啊,穿上这件国民军跑了几百公里路送来的衣服吧!”接着,莫特师长脱下身上的一件灰黄色的外衣给70岁老人罗克穿上。这位因营养不良而头发白里带黄的老人说:“四年了,我没有上衣,任凭蚊虫咬,寒风吹。今天,才第一次穿上这柔和的布衣啊!”人群中有人说:“越南人抢东西,国民军打越军并送给我们衣服药品,还是国民军好啊!”
当我们走进宝拜村时,村口聚集了数十名村民。一位白发老大爷率领全家坐在一张破席上,向国民军献上半筐大米并说:“越南人抢去我家不少粮食。可是,我们还是把节省下来的一点大米献给国民军,表示一点心意。”72岁的老太太帕特在国民军中认出几个熟人,就紧握着他们的手说:
“孩子们啊,可把你们盼回来了!”
在越军四进四出的德罗边登村,当我们结束访问即将离村时,每家每户都坚留国民军在他们家里吃午饭。这就推迟了我们访问下一个村落的计划。当我们踏着月色到达德罗边斯外村的时候,整整等了七、八个钟头的约300名村民还聚集在广场上迎候国民军。莫特师长向他们宣布民柬的经济政策,当谈到“今后不吃大锅饭,稻谷收成归己”时,群众欢跃,足见人们对民柬的新政策是欢迎的。
越军肆虐,疫病袭击和饥寒交迫,可说是游击区和越占区的三害。国民军这次随身带去送给内地居民的衣服、药品、火石虽然数量不多,可是很切合群众的需要。特别使群众感动的是,国民军每到一处都派出军医为群众看病打针。在楝拉山麓的克瓦乡,金灿灿的稻子已经成熟,从扁担山南下的妇女运输队和国民军,帮助当地群众收割,有的战士还协助老乡盖房子和挑水。当地村民说,越南人占领的时候,村里听不到笑声。国民军来了,生活虽未明显改善,但人身自由了,心情舒畅了,村里也有人吹箫奏乐了。
1980年下半年以来,越军为了躲避深入内地抗越的国民军的袭击,竟然居住在老百姓楼下甚至家中。这就使国民军增加了杀敌的困难。可是,暹粒省的爱国人民却用种种巧妙办法诱敌出村,并通知国民军半路截击。国民军某团团长成恩对我们说:“国民军炮轰六号公路附近的越军据点时,炮弹是否命中,毙伤敌人多少,都有老百姓向我们报告。这就使得国民军能够不断校正炮击目标和提高战术水平。人民是我们作战的耳目啊!”
当我们越走近六号公路的时候,听到的人民协助国民军作战的故事就越多。六号公路以北8公里、路南15公里以内的树木,全部被越军砍伐,以防止国民军在树林掩护下逼近六号公路。越军对公路两侧的村子不断查户口,发动“扫荡”,可是,仍无法阻止国民军破坏和袭击这条公路,并穿越公路在路南和洞里萨湖以北开辟广阔的游击区。
侵柬越军是柬埔寨人民最好的反面教员,四年的严酷现实使越来越多的柬埔寨人逐步认清了敌我并用实际行动来支持民柬联合政府和国民军。我们带着这个结论,穿越莽原和人迹罕到的山林,结束了这次采访。(附图片)
暹粒省荔枝山达暹村各阶层人民,在村口等候路过的民柬国民军。
新华社记者 刘建国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