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让千万台缝纫机转动起来——访北京市民办大生缝纫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03
第2版()
专栏:通讯

让千万台缝纫机转动起来
——访北京市民办大生缝纫学校
本报记者 吴元富 徐建中
北京市有缝纫机的家庭并不少,但多数人不懂缝纫技术,形成了守着缝纫机,喊着“做衣难”。怎样才能让千家万户的缝纫机转动起来?在这方面,民办大生缝纫学校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大生”又开学了
大生缝纫学校早在1949年就已创办,是北京市的第一所私立缝纫学校,从1949年至1966年期间,学校共培养出学员9,400多名。十年浩劫,“大生”也遭了灾,全部设备被砸得精光。1980年,原来的校长张秉诚又提出了要继续办缝纫学校,为解决北京市做衣难而出力。西城区政府同意了他的要求,当年10月23日“大生”又开学了。两年多来,学校不花国家一分钱,已开办了剪裁班、低档缝做班、高档缝做班和机修班,毕业学员8,062人,尚有在校学员1,600人,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培育的人才遍布城乡。
争 相 报 名
一天上午,当记者前去采访时,一位农村姑娘来学校报名,她叫王浦学,是大兴县的社员,初中毕业生。记者问她:“你为什么要学缝纫呢?你怎么知道有‘大生’呢?”她乐了:“咱在农村做衣也难啊!头年我们村有人来学过,都说这儿的师傅教得好,学得快,所以我就来了。”正说着,一位中年妇女走了进来,她叫张兰茹,是酒仙桥一个工厂的铣工,自己有缝纫机,多少懂一点,但技术不是很高明,想利用晚上时间学习。看来,张兰茹代表另一种类型,看来市民中这种“有马不会骑”者,还是大有人在的。
特体做衣更难
在基础缝做班第三期学员毕业大会上,有一位人民解放军某部的军医叫马淑敏,她捧着毕业证书高兴地说:“这一下可好了,我可以自己动手做衣服了。”原来,马淑敏全家4口人,倒有3口需要穿特体服装的。她本人身高1.69米,腰围2.85尺,女军装都得定做,在外面定做便衣更困难。有一次,她为了买件称心的衣服跑遍了全市的大商店。后来全家一商量:还是自己动手吧!缝纫机是现成的,“大生”离家又不远。就这样,马淑敏终于领到了大生缝纫学校的毕业证书。
空下一个字
去年12月17日,在西直门内南小街的一家住户门口,新挂上了一块木板牌,上面写着:“邢记服装加工□”。来往的行人都很纳闷:是加工部还是加工铺?或者是加工厂?总共7个字怎么还落下了一个呢?
这家的主人叫邢晓玉,1981届高中毕业生,她爱好缝纫,每天晚上坚持去“大生”学习,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学完了基础缝做班、机修班、高档缝做班。毕业后能做男女西服、中山服、呢大衣、绸缎旗袍等高档服装,有的服装厂想吸收她去工作,而邢晓玉却从西城区领来了个体户执照,挂起了“邢记服装加工□”那块木牌子。为什么要空下一个字呢?邢晓玉风趣地说:“最后一个字,是厂、是店、是铺?那得看发展情况再填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