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我在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选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03
第4版()
专栏:

我在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选择
常州热工仪表厂 徐东晃
我是热工仪表厂的一个工程师,出生于香港,1964年在天津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常州工作。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过几次较大的选择机会。一次是1961年,正是国家困难时期,我在大学读书,暑假期间回香港探亲。由于香港对内地的暂时困难作了不正确的报道,有的甚至污蔑,因此我一到香港,父母亲高兴得无法形容,有的亲友认为我是脱了苦海。父亲每天领我出去会友,母亲则认为我在内地吃不饱,身体差,每天让我吃一只鸡滋补。那时,看到香港表面灯红酒绿,与我童年在港时大不一样,再看看家里的舒适条件,想想内地的困难,确实对我是一个很大的考验。有的亲友劝我:“读大学何必一定要在内地,你是香港出生的,凭出生证申请加入英国籍,今后要深造到英国去不是更好。”有的说:“还是在这里找个工作吧,凭你父亲有那么多的老朋友,还愁找不到好工作。”还有的“好心”人跟我和父亲说:“工作已给说好,每月工资多少,就等你去上班了。”我知道父亲之所以天天带我出去会亲访友,是为我在香港立足打基础。母亲在生活上百般照顾,给予我家庭的温暖,除了惜子之心外,目的也是叫我留下来。因此摆在我面前的是两条路,回来还是留下?当时虽然我的思想觉悟并不很高,但是我毕竟受过党的多年教育,对党、对祖国、对社会主义是热爱的,对做一个中国人是十分自豪的。我想,难道就因为国家的暂时困难而溜走吗?不,决不能这样。尽管香港有繁华的街道、林立的大厦、舒适的家庭,但怎么也掩盖不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关系——金钱决定一切;在那里物质上是富有的,但是精神上却是空虚的。内地苦是苦些,但精神上是充实的,有理想,有奔头。因此我向父母亲和亲友解释了我热爱祖国,愿为建设富强的祖国出力的想法,以求得他们的谅解和理解。假期一到,当我离开香港过罗湖桥,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觉得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打了一个胜仗。
另一次的选择是在中美建交后,对外政策有了一定的开放,我又和分别十余年的母亲、弟妹在广州一家饭店中相聚。当母亲知道我的收入,看看我的外表,连连叹息:“大学毕业十年,一次工资都没加,这是你自找苦吃。我看你还是申请出来吧,趁我在世时,把你的事安排好。”我望着头发花白的老母亲,理解她的一片惜子之心,但我作为一个国家培养的技术人员,难道能看到贫穷落后的祖国而不管吗?因此我婉言劝慰了母亲,使她放弃了要我去港的要求。
后来母亲来常州探望我,看到我拥挤的房子,繁重的工作和家务(因我爱人身体不好),又引起了她要我出国之心,但又不好直接对我说,就经常对我说起在外的兄弟妹的情况:“你弟弟一人在外弄几个厂很辛苦,最好有一个可靠的人帮他照应一个厂”啦、“你大妹妹在美国又换了一套带有草坪、游泳池的别墅,生活得很好”啦,等等。我心里很清楚,母亲是想在物质上打动我,但我怎能丢下哺育祖先的祖国,丢下教育我长大的党而出走?若当后代问起我们:“在祖国贫穷的时候,你为祖国做了些什么?”岂不感到惭愧和羞耻?只有通过自己艰苦的努力,把祖国建设强大了,才心安理得。所以我为自己选择了现在的生活道路而感到光荣。
三中全会以来,厂、局、市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我们的意见,了解政策的落实情况。更令人感动的是,市委组织部、市侨办在百忙中几次派人上门了解我的家庭情况、工作情况,帮助我解决了各方面的困难。我常常想,象我这样一个不起眼的普通人,竟会牵动这么多人的心,这不是党对我的关怀,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吗?各级组织不仅在生活上,更主要的是在政治上给予我热忱的关心和帮助,要我在政治上求进步,靠拢党组织。在使用上也并不因我来自海外而歧视,让我担当了设计科的负责人。面对这些事实,我怎能不感谢党,怎能不坚信自己的道路走对了。我把这些情况告诉了我在海外的亲人。
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点燃了我心中的火花,十二大则把我心中的火烧得更旺,有的同事对我说:今年你的喜事不少,一是党的政策逐步在你身上落实;二是得了市科技成果二等奖;三是女儿考上了大学。的确,所有这些是值得我高兴的,但是如果离开了党组织还有这些吗?我应以实际行动报答党的关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