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马克思的认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04
第5版()
专栏:

马克思的认识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林京耀
马克思逝世已经一百年了。在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遗产中,由于历史条件的改变,包括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有些具体内容和个别结论已经不适用了,但是,他所创立和阐明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他所提供的科学的认识方法,今天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学习和坚持马克思的认识论,端正我们的思想路线,这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重要保证。
实践先于一切
1978年,我国思想理论战线从哲学界开始,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思想束缚,开展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这个讨论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各项战略决策的先导,成了全面拨乱反正和伟大的思想解放的先声。十一届三中全会对这个讨论给予很高的评价。这说明,马克思的认识论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把实践引入认识论,这是马克思的认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马克思在讲到认识论问题时,总是强调实践是第一位的,实践先于一切。所以,马克思把自己的唯物主义称作实践的唯物主义。
我们从上面提到的关于实践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马克思的上述认识论观点,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系极大。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所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端正思想路线,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际”,就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两个凡是”的错误,从认识论来说,就是从既定的观念、思想、理论出发,而不是从实际出发,离开了千百万人民群众的实践这个实际。从观念、原则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这是两条根本不同的思想路线,是两种对立的认识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一个问题的看法之所以缺乏共同的语言,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思想路线不一样。所以,对问题的看法要取得共同的语言,特别是在重大的决策上要取得共同的语言,就要在认识论上取得共同的语言。在中国,现代化建设怎么搞,工业怎么搞,农业怎么搞,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怎么搞,等等,都没有现成的答案,答案应该到实践中去寻找。
我们已经有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纲领,今后的任务就是通过实践去实现它。从认识论来说,这是比取得真理更为艰巨也更为重要的任务。马克思说:“空谈和实干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173页)人的实践是实现思想的现实基础。再正确的认识,再好的方针、政策,甚至再周密的计划、办法,如果只是空谈一番,然后束之高阁,并不照着去实行,这种主观的东西是不可能实现什么东西的。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对于一个问题,实际情况了解清楚了,也作出正确的决定了,但就是不实行,甚至由谁去实行都不清楚。过了一段时间,甚至过了好几年,这个问题又重新被提出来,情况还是一样,于是又作出一个同前次一样的决定。这种没有实干的空谈,对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危害极大,许多宝贵的时间都被这种空谈消耗掉了。这种现象不仅是一般的工作作风问题,而且涉及到一个十分重要的认识论问题。我们要提到认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坚持实践——认识——实践的思想路线,而不要老在“认识”的范围内转圈子。这样,不仅不能把现代化建设的事业推向前进,也不能把我们的认识推向前进。
认识的历史性和暂时性
马克思的认识论认为,在实践中产生的人们的各种观念、范畴,不是永恒不变的、固定的,而是历史的、暂时的。早在马克思开始从事理论活动的时候,他就明确说过:“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我们的任务不是推断未来和宣布一些适合将来任何时候的一劳永逸的决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页)马克思的认识论同教条主义是不可调和的对立面。
认识的暂时性、历史性,这是由实践决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不仅改变了环境,改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而且改变或改造了生产者自身,改造了生产者的思想、观念。实践是一个过程,认识也是一个过程。新的实践造成新的观念。实践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也不断地发展。这个认识论的原理同样适用于马克思主义本身。马克思是忠于自己创立的认识论的,他一贯反对把他的学说凝固化、教条化,认为专靠一些公式是办不了什么事的。他教导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要从本国的或已经变化了的现实生活条件出发来运用他的学说,并提出符合现实生活条件的新理论。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把历史由近代文明推向现代文明,当今世界的情况同马克思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东西。如果马克思有幸看到这些巨大的变化,他也会来重新描述这个世界,把自己的学说推向前进,发展到新的阶段。现在,这个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任务,已经历史地落到马克思事业的继承者肩上。
现在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国内条件和国外条件不仅同“文化大革命”时期根本不同,而且同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期都有很大的不同。这就需要我们打破过去长期形成起来的同现代化建设不相适应的老思想、老框框、老做法,使我们的认识和实践同我们所处的历史时期相适应。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脱离现实的老思想、老习惯、老框框所带来的障碍。它们有些是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现在,我们党已经纠正了“左”的指导思想,但在“左”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一些观念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并在一定条件下被当作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依据。有些老思想、老框框是过去在国内形成的,有些则是从国外搬来的,现在历史条件变了,而有些旧的观念还没有变,还没有形成新的观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全面的拨乱反正中,我们一步一步地冲破墨守陈规的思想罗网,一步一步地突破老思想、老框框,才出现了今天这样的新局面。以农村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为例,我们不仅冲破了林彪、“四人帮”所鼓吹和推行的那一套模式和做法,而且冲破了从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那套模式和做法,具体地说,就是冲破集中劳动、统一分配的集体农庄模式。许多干部和群众从切身的经验中,都知道干活“大呼隆”、吃“大锅饭”不行,但要冲破这一套是不容易的。因为,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一套就是社会主义农业,不照这一套公式去办就是资本主义,就是“倒退”。所以,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是姓“社”还是姓“资”,是前进还是倒退,在一部分人中曾经存在不同的看法。这说明,客观实际情况天天在变化,我们的事业天天在前进、在发展,如果用过时的老思想、老框框来认识和解决新的情况、新的问题,那就不可能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新的进展。
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仅要求发展社会生产力,而且要改变不适应或妨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我们现行的经济管理体制和政治体制,包括干部制度,存在着种种弊端,妨碍着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不改革是很难前进的。改革将贯串于整个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正如没有拨乱反正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局面一样,没有经济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和政治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就不会有四化建设的胜利。对于这个关系到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全局性问题,我们是不是有清楚的认识,是不是解放思想,立志改革,这是改革能否顺利而健康地进行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总是受时代条件的限制。我们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体制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如干部制度,在四化建设的新时期,再不改革,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就无法实现,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长期以来,我们一些同志已经习惯于现行的体制,对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理解,态度不积极、不坚决,甚至以各种理由和方法阻挠改革的进行。其实马克思主义并未提出过一劳永逸的模式和方案。所以,我们现行的各种体制并不是不可改革的永恒的模式。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中,我们的认识只有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样才有利改革的顺利进行。当然,改革是一项十分细致复杂的工作,我们的认识也是逐步提高的,经验是逐步积累起来的,因此,改革也不应该是“一窝风”、“一刀切”,而应该有区别地、分步骤地、审慎地进行。
现代化建设,顾名思义,这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的建设,离开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叫做现代化建设。从这一点来看,我们过去所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观念更是有其历史的暂时性。可以说,某些观念具有传统的小生产观念的特色,而不少同志仍然停留在这些观念上。我们搞现代化建设,就要冲破这些旧观念的束缚,从现代科学技术这个条件来考虑问题,形成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如关于知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长期以来我们一直缺乏足够的、正确的认识,轻视知识,歧视知识分子是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的问题。而没有科学知识,没有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进行,更不可能取得成功。这是一条规律。如果我们是从现代科学技术这个条件来考虑问题,轻视知识、轻视知识分子的错误倾向就比较容易纠正了。
总的来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对过去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特别是经过这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识正在深化,其重要标志是党的十二大所制定的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纲领和提出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但在我们的前面仍有许多“必然王国”,按照认识的规律,我们还没有也不可能一下子完全认识清楚,这就需要继续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反复思考,不断地突破我们原来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千百万群众的创造性的事业,群众每天都在创造新的生活,只要我们深入调查研究,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我们就一定能够把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新的里程。
(原载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本报作了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