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散文诗的特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04
第8版()
专栏:答读者问

散文诗的特性
刘再复
问:有不少青年读者喜爱散文诗。写散文诗的作者也渐渐多了。你能否向读者谈谈散文诗的特点是什么?它与诗歌与散文的区别何在?
答:我写不好散文诗,但心灵受过散文诗的熏陶,至今仍然非常喜爱散文诗。
如果必须用一句话来概括散文诗的特征,似乎可以这么说:散文诗是一种比诗“实”一些、“自由”一些,而比散文“虚”一些、“凝练”一些的文体。
散文诗兼有诗性和散文性,或者说,兼有诗美和散文美,只有两种美兼而有之的散文诗,才是典型的散文诗。
但散文诗的本质还是诗,它是诗所派生的,是诗体的一种变形。所以茅盾说它是“散文形的诗”。这种本质,要求散文诗必须具有诗的某些重要美学特征,如诗的情绪、诗的象征,特别是我国诗歌传统所注重的诗的意境。但只要有诗意,并能表现历史的真实与时代的真理,便可灵活一些,可以写实,可以想象,甚至可以象鲁迅那样写梦幻,不能认为写梦幻就是越轨的。然而,不应把散文诗写成寓言。
散文诗又不同于诗。首先,它比诗更自由。它用散文形式表现诗的情绪,摒弃了诗的韵脚、音节、行款等负累,而保留诗的内在情韵。郭沫若在他的散文诗《鹭鸶》中形象地说:“鹭鸶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郭沫若道破了散文诗的诗美所在:它不在形式上,而在骨子里——在骨子里蕴蓄着诗的精髓。但散文诗不受诗的某些形式的羁绊,因此,它比诗自由,也比诗自然。其次,它比诗“实”一些。它吸收了散文尚实的优良素质,允许在自己的躯体内注入一些有诗意的、散文性的细节描写、情节叙述以及人物对话等,这些被诗筛选过的细节、情节、对话保留在散文诗中,使得散文诗比诗具体,较少诗歌的那种抽象性。(在各种艺术门类中,音乐最抽象,诗歌次之,音乐概括不了的,就让给诗,诗概括不了,就让给散文诗。)
但散文诗与散文的界限仍然是很清楚的。第一,散文诗的本质是诗,而散文即使写得很有诗意,其本质还是散文。第二,散文诗比散文“虚”一些。所谓虚,一是在进行细节描写与情节叙述时,不能象散文那样细致,那样详尽,而应当提炼得单纯一些;二是必须具有哲理感。哲理感对于散文诗来说,是特别重要的。它是区别散文同时也是区别其他文体的一种优良特性。没有哲理感,就不能进入散文诗的较高境界。第三,散文诗比散文简洁、凝练,带有更高的浓缩性。即使写长篇散文诗(我国现代几乎没有人尝试长篇散文诗创作),其中的每一节,也应当是很凝练的浓缩体,以免冲淡读者头脑中的诗意印象。
散文诗虽然兼有诗与散文两者的若干美学特征,但并不是两者机械的凑合。把它看成散文形式和诗内容的相加,并不妥当。它是两种美学素质经过融合后而升华出来的一种独立的新文体。我国在“五四”初期就开始了散文诗的尝试(刘半农最早尝试散文诗创作),但到了鲁迅的《野草》才出现第一次成熟,并结束了散文诗两栖于诗与散文的命运,真正地展开自身独立发展的历史。
散文诗由于具备上述特征,特别是它有美好情感的寄托,有社会人生的哲理,因此,它与青年的审美心理特点尤其合拍,容易得到他们的共鸣。正因为这样,它不会灭亡,而且在八十年代又再度兴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