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边疆人民盼送“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06
第3版()
专栏:记者来信

边疆人民盼送“宝”
最近,记者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采访,听到很多干部和群众强烈呼吁:希望科技人员到边疆来工作,为边疆的四化建设送来科学技术之“宝”。
1966年以前,国家分了一些大学生到怒江州工作。以后,除了少数“社来社去”的大专学生外,再也没有一个内地大学生到怒江州来工作。加上“文化大革命”和其他种种原因,原来在怒江工作的知识分子又走了不少。怒江州由于缺乏科技人才,经济建设中碰到许多问题难以及时解决。
怒江州森林资源丰富,发展林业大有可为,但全州唯一的一位林业工程师调走了。生漆被列为怒江州多种经营的重点项目,但全州竟找不到一个搞生漆的技术员。无人引进新技术,无人选育优良品种,当地农民依旧沿用古老的方式种植漆树。还有满山满坡密密麻麻的油桐树,树虽多却不结果,是什么原因,也没有人研究解决。
怒江州的干部和群众激动地说,我们这里经济要发展,少数民族生活要提高,得靠科技人员来送“宝”。他们希望有志气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农林科技人员到怒江州来工作。哪怕是短期的帮助指导,解决一些生产上的技术难题,边疆各族人民都是非常感谢的。
本报记者 徐祖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