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色彩丰富 韵味醇浓——读中篇小说《黑骏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08
第5版()
专栏:

色彩丰富 韵味醇浓
——读中篇小说《黑骏马》
王斌
张承志的《黑骏马》和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高山下的花环》,恰巧都发表在1982年第6期的《十月》杂志上。如果说,《高山下的花环》是以它那悲壮雄浑的气势,来自生活的真实的力量,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的豪情的战斗画面震撼读者心灵的话,那么《黑骏马》则象一首委婉、细腻的抒情诗,一部色彩明丽、韵味醇浓的交响曲:它如月光下晶莹的小溪,潺潺而流,时而遇到阻挡它的岩石也会发出“砰”然的声响;又如从辽阔的大草原上吹来的湿润、温馨的风,使人感到柔和、亲切,浮想联翩,掀起心中所隐藏的淡淡的哀愁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高山下的花环》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激励;《黑骏马》则更多地给人以一种艺术上的享受。
《黑骏马》的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我们勤劳、勇敢、智慧、质朴的民族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他善于把凝聚着深厚感情的笔触,深入到所要表现的人物的内心深处,去发掘那些包裹在平凡外表下的美好的东西,从而升华出一个充满着对美好未来执着追求的境界。
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是在草原上的蒙古包里长大的,在那里,他接受了最初的“启蒙教育”。但他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受到了现代文明的熏染,有着一个体面而又庄重的身份。这位“抱恨前科”的青年,在黑骏马上回顾往事所感受到的并不是幸福和欢乐,而是痛苦和愧疚。几年前离开了草原,自以为重新赢得了新生活的他,究竟又得到了什么呢?面对久别重返而备感亲切、温暖的草原,他不能不扪心自问,反躬自省:“是事业的建树,还是人生的真谛?在喧嚣的气浪中拥挤;刻板枯燥的公文;无止无休的会议;数不清的人与人的摩擦;一步步逼人就范的关系门路……”文明,固然推动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给古老的中华民族带来了繁荣昌盛,但也无可避免地夹进了一些一时还难以清除的弊病。作者很敏锐,他在剖析主人公灵魂的同时,鞭笞了那些不正常的、妨碍社会发展的社会现象,积极探索人生的价值,就这一点而言,它有着一定的社会意义。作品的结尾是意味深长的:在世俗的潮流中浸泡过的白音宝力格,喝了家乡的水,呼吸了草原清新的空气之后,开始去重新自省和认识他所轻率地离弃的草原和曾与他相依为命的亲人。是的,他终于又回到了草原,来寻找他童年纯真的梦和爱,找寻他一直在苦苦思索和寻找的人生的真谛——人民,不要忘了人民,那些用自己的乳汁、血汗把我们哺育抚养成人的人民!
作者在集中刻画白音宝力格形象的同时,还精心雕琢了一系列神态各异的人物,其中,奶奶和索米娅的形象尤其妩媚动人。在奶奶和索米娅身上,集中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品质:善良、质朴、坚韧、宽厚、富于同情心。由于善良、懦弱和因袭的重负,命运也曾给她们带来种种不幸,但是,她们咬紧牙关忍受着,只知道赐予别人光和热,却从不向社会、向别人乞求什么。当然,她们也有她们自己的欢乐:当唱起那代代相传的古老的歌;当和天真稚拙的孩子们在一起;当看见几乎濒临死亡的小马驹在她们精心的抚养下逐渐强健起来的时候……多美的心灵,是草原大自然的风光陶冶了她们,是民族优良的传统铸造了她们。这就是我们的人民啊,是他们坚强地支撑起了我们民族的大厦!
作品中最为文采斐然、感人至深的,是对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爱情的描写。作者突破了表现爱情关系的俗套,准确地扣住人物的个性特点,把他们之间的爱情从萌发、悄长乃至“悲剧性”的猝然中止,放在人生这个大背景中去加以表现、深化,在民族古老的遗风与现代文明观念的强烈冲突中表现了人物不同的性格、情操和品质。其中“送别”一段,可谓是生花妙笔,在这一段中对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初涉爱情的腼腆、羞怯,又渴望得到对方爱的感情,写得绘声绘色,维妙维肖。岁月的流逝使他们渐渐地从朦胧到成熟起来,懂得了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东西,他们的爱情是纯洁的、真挚的、不容亵渎的。可是,最后他们还是分手了。去责怪索米娅的轻贱吗?去谴责白音宝力格的冷酷吗?作者没有这样简单地归结,而是揭示出这出“悲剧”的历史的、社会的根源,让人去思考,去回味。大自然是美丽而透明的,但现实生活中也还有不文明的东西,还有灵魂卑劣的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改造我们的生活环境,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
朋友,请你读一读《黑骏马》吧,它会启示你懂得该怎样去热爱生活和人民,使你生活得更加充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