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深切动人的奋斗者之歌——影片《人到中年》观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08
第5版()
专栏:影评

深切动人的奋斗者之歌
——影片《人到中年》观后
刘再复
彩色故事影片《人到中年》(谌容编剧、王启民导演)放映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我作为一个中年知识分子,看了这部表现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影片,更是深受感动,几回热泪纵横。
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是幸运的,因为生活在新中国。我们这一代人也有着不幸,因为在我们生命的黄金岁月——青年时代,正逢十年内乱,生命最宝贵的部分失落在狂乱的风暴中。而当祖国从动荡中得到安宁之后,我们则已经进入了中年时代。现在,历史在客观上已把重担搁到了中年知识分子肩上,他们确实成了“各条战线的支柱”。但是,一些同志在主观上,却似乎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而不是很公平地对待这一代人。这样,就形成一个巨大的矛盾:一方面,一代中年知识分子在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另一方面,他们却没有相应的历史地位。然而,这一代知识分子是不屈不挠的,他们在重大的负累中依然努力前行着,没有泄气,没有颓唐。他们在经历了十年“报国无门”的苦闷之后,满怀喜悦地迎来了献身报国的机会,因此,他们不顾条件的欠缺,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与社会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了自己的天职,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业绩。故事影片《人到中年》之所以获得成功,首先就是因为它在原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通过逼真的银幕形象,生动地概括了这一深刻的社会内容,深切地表现了我们祖国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志向、心灵以及他们的奋斗和悲欢,并提醒我们的民族,要重视自己的这一部分儿女,爱护这一部分儿女。影片《人到中年》的深刻的思想性,正是在这里。
影片的主题,是通过塑造一个中年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陆文婷来加以展示的。这个典型所以成功,首先是因为她是一个充分真实的艺术形象。近年来,我们已经有不少作品塑造了知识分子的形象,但有一些往往使人感到不够真实,不够亲切。这些形象常常带着作家的臆想性。例如,他们的性格中总是有些“怪癖”、书生气,甚至有些神经质。如果他们是爱国者,又总是从国外归来的教授等等。这些当然也可以写。但《人到中年》摆脱了以往的窠臼,把握住一代人的本质,大胆地展开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它寻找美,但它不是着眼于不真实的“超人”、“神人”,也不是着眼于那些一刹那闪光的英雄身上。它发现,在和平建设时期,有一种长期默默无闻地工作、奋斗的英雄,这是大量的、普普通通的、平凡的人。这些人虽然平常,但他们却支撑着我们民族的大厦。在他们身上,蕴藏着朴素与纯真的美。陆文婷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崇高的人。她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她有自己的家庭与爱情生活,但她更有一种超越家庭与个人情感的更伟大的爱——对于祖国、对于人民、对于本职工作的酷爱。她的心连着每个病人,甚至连自己的女儿发烧的时候,她的心也是掰成两半的,一半仍然在病人那里。为了带给人民以更多的光明,她努力提高自己的本领,在恶劣的条件下刻苦钻研,在朋友忍受不了艰难困苦而出走异国时,她没有失去对祖国的酷爱与信心,她确信,天气晴朗后的祖国会好起来的,离开祖国的海外朋友会回来的。她对祖国和人民是多么坚贞呵!这就是一代知识分子真正的品格,真实的内在世界。象陆文婷这种没有怪癖与书生气,却有着丹心热肠的知识分子形象,在现实生活中,更具有普遍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她才是更感人、更亲切的艺术形象。
陆文婷这个典型形象,在谌容的原小说中已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要在银幕上保持以至强化这个典型的光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影片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演员潘虹在充分理解陆文婷内心世界的基础上,把握了形象的性格风貌,表演得非常深沉,自然,毫无雕饰感。她的表演非但没有破坏观众头脑中早已通过小说形成的陆文婷的美好形象,而且很好地丰富了这个形象。与潘虹一起,达式常也成功地塑造了傅家杰的形象,他在难以大显身手的有限场面中,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表演才能,为影片,为陆文婷形象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陆文婷形象的塑造是成功的,但如果从更高的美学标准来要求,我觉得,这个形象性格的内在冲突似乎还可进一步展开。我们在影片中,看到陆文婷在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的矛盾中有些动人的情感冲突,但是,在其他领域,则看不到她的思想情感的冲突。如果其他领域的情感冲突也展示得更充分一些,这个典型人物的性格将更加丰富,她的内心世界将更加崇高,她的形象内涵,特别是形象的心理内涵将更加广阔。
影片《人到中年》不仅富有思想力量,而且富有美学力量。留心审美的观众,大约会感到影片中洋溢着一种“悲壮”美。
《人到中年》是一个乐观的悲剧。编导者给这个悲剧一个乐观的结尾,大体上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一代中年知识分子尽管道路坎坷,但毕竟从政治上、思想上逐步站立起来,尽管路上还有寒风,但毕竟天气已经晴朗。不过这个结尾诗意还嫌不足,与整个影片“悲壮”的气氛还不够协调。
同样是悲剧艺术,可以采取不同的悲剧形态:或者采取“悲惨”的形态,或者采取“悲悯”的形态,也可以采取“悲壮”的形态。新时期文学艺术中,有不少悲剧性的作品,采取了“悲惨”形态,这类作品大体上都着力描绘苦难与创伤,有的是写得成功的,但有的却为写苦难而写苦难,写得鲜血淋漓,使人看不到经受苦难的人物的价值,从而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与悲剧力量。《人到中年》所以具有很强的悲剧力量,就在于作家并不是把作品的重心放在描绘苦难上,而是把重心放在揭示悲剧主角的价值,即一代知识分子优秀的品质和崇高的心灵上。由于揭示得真实、深邃,因此,观众固然也为陆文婷的倒下而感到悲伤,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应该象陆文婷那样去生活,那样去奋斗的积极力量,这就是说,我们获得的不是一种“悲惨”感,而是一种“悲壮”感,不是一种纯粹的眼泪,还有泪中所包含的力的闪光,力的美。
在悲剧艺术中,插入某些喜剧性因素,也会强化悲剧力量。影片塑造了一个“马列主义老太太”。这个人物在剧中是一个喜剧性因素。她的行为,她的形式与内容相矛盾的文不对题的官腔官调,使人感到厌恶,也使人感到可笑。这个人物,使人们看到,造成陆文婷痛苦的,除了已经形成的其他原因外,还有官僚主义的人为的原因。这个形象,使《人到中年》的思想性更加深化。但是,影片在表现这个形象时,过于类型化。其实,这个人物不仅具有喜剧性,而且带有悲剧性,她身上本来也有某种价值,也有矛盾,并不是单一的利己主义者,不宜把她的思想行为写得过于简单化。其他次要人物,如刘学尧夫妇,似乎也不宜过多地渲染他们的喜剧性格,倒是要注意刻画他们的悲剧性格。如果这样做,《人到中年》的悲剧力量可能还会更强烈一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