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童正荣山区科技“二传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09
第2版()
专栏:

童正荣山区科技“二传手”
在贵州省绥阳县金承公社光明大队的老君山麓,一栋小巧的农舍前,主人童正荣笑盈盈地把我们迎进家去。在不太宽敞的房间里,只见靠壁的搁板上、书架上、桌案上,乃至床头上,都放满了有关农业科技的书籍、杂志、报纸和笔记本。
这哪象普通农民的房间?倒是象植物学教师的书房。
院子里,扑入眼帘的是两棵与众不同的果树:左边是枝繁叶茂的美国伏令夏橙。他津津有味地介绍说,它的特点是酸甜适度,味道鲜美,上市早,可以填充淡季;右边是多姿多态的梨树。这棵梨树的本砧是香蕉梨,嫁接有水晶梨、湘南、三季、明月、身不知,以及日本品系的今村秋、石井早生等七个品种。他说这是观察树,目的是在同等条件下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最佳品种来发展生产。
我们走进一片十多亩的桃园。这是童正荣十多年来为生产队苦心经营的果园之一。这片桃林共有185棵,平均每棵产果200多斤。他指点着桃树的树型,一一介绍哪是直立型、哪是开张型等多种多样的树冠,各有什么优劣。他还详细介绍了桃林里白花早熟、白花晚熟、香露、五月鲜,以及日本品系三月红等各个品种的特点。他说,每逢采摘季节,附近群众纷纷提着篮子赶到桃林来等着下树,连年供不应求。
桃园之外,老童经营的还有李树、无核蜜桔。1981年春天,他和13户农民联合承包了当地的三千亩荒山,他主动承担了向全体成员讲授技术课的义务,讲义由他自己查阅资料,自编自讲,每个星期讲两个晚上,近两年来一直未中断,联合体成员的科技水平都有了提高,联合体成员由刚建立时的13人,发展到现在的26人,这批农民技术人员又去影响他们周围的人,逐步形成了技术传播网。他经常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讲解科学道理,又不厌其烦地到现场作示范。邻近村寨家家户户的果园里,几乎都留有老童的足迹;家家户户的果树上,几乎都粘得有老童的手印。老童成了这一带最受农民欢迎的人物之一。本公社范明刚家的160多株桔树,他还没修剪完,雅泉公社天山大队郑子文又排队等候,一定要拉他去指导防治病虫害和中耕施肥。他经常被农民这样拉来抢去,弄得连回家换洗衣服也顾不上。童正荣在果树栽培事业上所获得的成就,在传播技术上所付出的辛劳,赢得了人们对他的尊敬和信任,县园艺协会成立时,会员们一致拥戴他任协会秘书长。
本报记者 刘子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