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如坐春风——郑京“三八”女子包乘组优质服务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0
第4版()
专栏:

如坐春风
——郑京“三八”女子包乘组优质服务见闻
本报记者 王庚南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我因一件急事离京去河北,匆匆买了一张251次列车的无座号票,奔进车站。这无座号票该上哪节车厢呢?我正踌躇,热情接待旅客的6号车厢列车员,笑着招呼我:“请先上车吧,开车后,给您找个空座位。”
我喜出望外,走进车厢,心里既高兴又踏实。不一会儿,列车长走过来了。她见我站在过道上,便主动询问情由,并很快找到了一个空座位。这时,我才注意到,整个车厢地板、茶几、车窗,都很清洁;行李架上各式行李,摆放得整齐划一;列车员一会儿提壶送水,一会儿扫地擦桌。
和列车工作人员攀谈中,我很快了解到,这趟车(252/251次),是郑州铁路局唯一的进京列车,去年,在铁道部评比检查中,被评为进京先进列车第二名。承担值乘任务的郑京“三八”女子包乘组,是一个先进集体。自开展“人民铁路为人民”和“文明礼貌月”活动以来,他们先后收到旅客书面表扬9,600余次,收到表扬信108封。
我不由地翻开挂在列车上的意见簿。“学习赵春娥,不怕苦、脏、累,对待旅客胜亲人。”群众这样表扬列车员傅云。有位老大娘从郑州去沈阳。一路上,傅云给老人端茶送饭,扶老人上厕所。到北京后,又送老人出站,帮助办理转车签字手续。分手时,这位老人紧紧握住傅云的手,连声说:“您真比俺闺女还亲呀!”“助人为乐学雷锋,人民铁路好事多。”有一次,列车员刘冰接送一个小女孩回郑州。一路上孩子吃得好、睡得好,还有画书看。到了郑州,家长没来接。刘冰冒着大雨,把小孩子送到家中,已是深夜12点。“窗外四季有变化,车内永远是春天;出门如同家中坐,服务周到心里暖。”这发自内心的感慨,是一位患有严重胃病的旅客,在吃到专门为他做的流食后写下的。餐车为病人、老人和小孩另做可口饭菜是经常的事。
我亲眼看到,列车员对每个旅客,都亲切热情,彬彬有礼。你听,正在倒水的列车员总是说:“请喝水。”“您让一下,别烫着了,谢谢。”正在清扫车厢的列车员总是说:“请抬脚。”临转身又一声:“谢谢。”
每节车厢备有针线包和图书、棋类等文娱用品,方便了旅客,活跃了旅途生活。车上还专为小孩子备有枕头,随用随取。遇上超员,列车员拿出“超员凳”,为乘客“雪里送炭”。
只有亲身感受,才能体会到她们的服务是多么周到、细致。身边一位常坐这趟车的采购员对我说:“乘这样的车,真是如坐春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