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农桐间作要因地制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0
第5版()
专栏:工作研究

农桐间作要因地制宜
西北农学院副教授  郭士英
各地在制订生产发展规划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这是很值得称赞的。我参加了陕西关中几个地、县及甘肃庆阳地区的规划讨论,发现他们都把普遍发展农桐(泡桐)间作列入规划,有的县已经部分地付诸实施。全国其他省区可能也有类似情况,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是需要考虑研究的。
第一,农桐间作也要因地制宜。如黄土高原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平均年降雨量不过500毫米左右,甚至只有400多毫米。由于日照充足,空旷多风,年蒸发量竟高达1,400—1,800毫米,或更多,超过降水量几倍,所以用水的矛盾十分尖锐。在农田里栽种桐树,只会加深这一矛盾,说不定作物与桐树两者俱伤。在甘肃陇东及陕西渭北旱原的广阔黄土高原上,我还没有见到农民在农田里种树的。千百年来的农业传统实践足以说明,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搞农桐间作可能是有问题的。
第二,在年降雨量达到600毫米左右,或降雨量虽少,但有灌溉条件的地区,是可以发展农桐间作的,但不必一窝蜂地全部都种桐树。凡营造人工纯林,集中栽植单一树种,就给为害该树的专食性病虫害提供了寄主食料条件。各种病虫会猖獗蔓延,甚至毁灭园林。我国的松毛虫问题,近几年的杨树黄斑天牛、杨透翅蛾问题,都是由于营造纯松林和大量单一种植杨树造成的,应该汲取这些教训。单一大面积栽种泡桐,势必引起丛枝毒素病和天蛾等专食性病虫的大量发生。特别是丛枝病,至今还没有什么好的防治方法,一般零星栽植泡桐尚难幸免,大面积栽植泡桐树必然成灾,这是可以预见的。与其将来苦于病虫,毁于病虫,何不现在就早加防范,不搞单一的泡桐栽植呢?各地完全可以因地制宜,选用乡土树种,在农田栽枣、柿、梨、楸、核桃、臭椿等,让多种树木混交栽植,既可获果木之利,又可避免病虫的猖獗发生,何乐而不为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