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著名爱国人士、老一辈教育家和哲学家 范寿康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胡耀邦、邓小平、邓颖超等送了花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1
第4版()
专栏:

著名爱国人士、老一辈教育家和哲学家
范寿康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
胡耀邦、邓小平、邓颖超等送了花圈
新华社北京3月10日电 今天下午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里安放着范寿康同志的骨灰盒和遗像,摆列着花圈和挽联。有关方面人士500多人在这里沉痛悼念这位不顾年迈、从台湾远涉重洋取道美国回祖国大陆定居的著名爱国人士、老一辈教育家和哲学家。
八十七岁的范寿康同志是2月27日晚在京病逝的。
范寿康同志追悼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乌兰夫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致悼词。
悼词说,范寿康同志是浙江上虞人。1913年他与郭沫若、郁达夫等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获硕士学位。他于1923年返国后,历任商务编译所编辑,中山大学秘书长、春晖中学校长、安徽大学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哲学系主任。抗日战争初期,他受郭沫若之邀,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副厅长兼第七处处长;在重庆又随郭沫若到文化工作委员会任国际研究室主任,后改任政治部设计委员,转任行政院参议。抗战胜利后,他赴台湾,任行政长官公署教育处处长、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兼台湾大学图书馆馆长,于1970年退休。1982年4月他经美国回国定居,同年12月被选为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
悼词说,范寿康同志早年就介绍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情、支持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一二九运动”时,他支持武汉大学的学生运动。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为编写《日寇暴行录》和揭露敌伪的资料、不辞辛劳,并为大后方中小学教科书的出版事业做了不少工作。在台湾教育处长任内,他为肃清日本帝国主义五十年来奴化教育的影响,发扬祖国文化,普及国语教育,作过许多贡献。范寿康教授治学严谨,勤于探索,毕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著述颇多,主要有《中国哲学史通论》、《朱子及其哲学》、《教育哲学大纲》等书。
悼词说,范寿康同志盼望并致力于祖国富强、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事业。1949年暑期,他曾计划返回大陆,后因交通断绝而未能如愿。多年来,他思乡怀旧,悬念亲人,关心祖国的统一事业。他说,故乡的泥土“在游子心目中芬芳无比。”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了解了祖国大陆出现的新气象,感到“中国有希望了,中国人扬眉吐气了,过去办不到的事现在办到了。”1981年中秋,他毅然离开台湾,取道美国,于翌年回到祖国大陆。回国前夕,他在友人饯行时即席赋诗:“报国应忘老,人间爱晚晴,欣逢中兴日,愿作鼓吹声。”他归来后,被邀请列席中国共产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又到杭州、上虞等地游览参观。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上下齐心图建设,风光蓬勃似三春”。他希望台湾知交故友也来看看祖国大陆欣欣向荣的新面貌,共同促进祖国统一的大业。
胡耀邦、邓小平、邓颖超、刘澜涛、陆定一、李维汉、许德珩、康克清、季方、王首道、帕巴拉·格列朗杰、周建人、庄希泉、胡子昂、王昆仑、何长工、程子华、包尔汉、刘斐等送了花圈。政协全国委员会、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全国台胞联谊会、台盟总部、浙江省上虞县等单位也送了花圈。
习仲勋、廖承志、荣毅仁、胡愈之、肖克、杨秀峰、钱昌照、董其武、杨静仁、平杰三、汪锋等参加了追悼会,并向范寿康同志的子女和其他亲属表示亲切慰问。
3月7日下午,习仲勋、廖承志、康克清等和500多位各界人士前往北京医院向范寿康同志遗体告别。
今天晚上,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杨静仁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范寿康的子女和亲属,再次向他们表示亲切的慰问。(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