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加快祖国生态屏障的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2
第1版()
专栏:社论

加快祖国生态屏障的建设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来到了。亿万人民正在用勤劳的双手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努力建立国土的良好生态屏障。
把我国十几亿亩宜林荒山尽快绿化起来,是建立良好生态屏障的首要任务。这项任务能否完成,关键在于是否解放思想,放宽政策。建国三十多年,我们年年号召造林,为什么进展缓慢,甚至不少地方荒山依旧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些政策、章程、制度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被过去的“旧模式”、“老框框”框住了。比如,过分地强调造林集中连片,忽视分散经营;过多地强调国家、集体的力量,忽视个人的造林积极性,等等。近两年,随着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林业上的这种沉闷局面开始被冲破:一些沉睡多年的荒山,有的被划作社员自留山经营,有的由集体承包给农民个人造林,一批批育苗、造林专业户、重点户,各种造林联合体和造林承包服务公司等应运而生,一些地方打破地区、行业的界限实行合作造林。这些加快荒山绿化、建设生态屏障的新生事物令人鼓舞!
我们一些同志常常用旧的眼光看问题,担心把荒山承包多了,姓“社”、姓“资”难分,因而持怀疑观望态度,不敢放开手脚去干。应当充分肯定,根据农民家庭或个人的经营能力,把荒山承包给社员造林,这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一种新形式,是我国农民在党领导下发展林业的一种创造。我们一定要尊重群众的这种创造精神,热情地支持这方面的新事物。要明确宣布,林木谁种谁有,个人所造林木有继承权。要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真正放开手脚,把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力,把亿万农民吸引到荒山的开发利用上来。在加快荒山绿化的同时,要继续恢复发展老的林业基地,搞好老林区的更新造林,建立多种形式的林业生产责任制,积极推行盈亏包干、盈增亏减等分成办法,增强国营林场和集体林场的经营活力,切实保护好现有森林,杜绝乱砍滥伐。总之,荒山造林的政策要放宽,对现有林木要管严,坚持一“宽”一“严”,不断增加森林植被,逐步把良好的生态屏障建立起来。
要使植树造林建立生态屏障这件大事,卓有成效地、年复一年地坚持下去,一定要扎扎实实地进行各项具体工作,一件一件抓好,一项一项落实。第一,要制订好植树造林规划,避免打乱仗。要根据各地不同的土壤、气候和环境条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规划好种植树木、花草的品种。要把义务植树和日常造林结合起来,把造林绿化同发展农林牧业生产,同山水田林路建设,同城市建设和部队营区建设结合起来。第二,要进行分类指导。比如,在“三北”水土流失和多风沙的地区,要乔木、灌木、草相结合;在农村能源缺乏的地区,要优先发展薪炭林;在城市要重点开展义务植树,大力种树、种花、种草,美化环境;在边远荒山荒滩,要利用飞播和机械力量造林。这些工作都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作出相应部署和安排。第三,要狠抓苗木准备,提倡国家、集体、部门、个人都来育苗。要立足于本地培育苗木,下决心办好国营苗圃和集体苗圃,大力提倡专业户育苗和城乡个人育苗,组织好苗木供应。第四,要因地制宜,因林制宜,建立和实行“权、责、利”相结合的包栽包管包活责任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检查和奖惩制度,特别要注意把新栽的树木管护好,保证造林的实际效果。第五,植树造林一定要讲究科学,切实加强技术指导,搞好技术服务承包,坚决纠正过去那种只求数量、不顾质量的偏向,保证成活成林成材,发挥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今年是我国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二年。中央绿化委员会要求:在城市,要优先抓好风景名胜区、主要街道、工厂、机关、学校等单位庭院和公共场所的绿化。省会所在城市,要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城市绿化面貌根本改观。在农村,要尽快搞好“四旁”绿化和农田防护林建设。总之,长期坚持植树造林,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屏障,是我国的一项既定国策。这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也不只是一个精神文明问题,更重要的是涉及中华民族生存的环境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繁荣昌盛的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狠抓二十年、五十年,要一年比一年作得好,一年比一年作得扎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