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情操和襟怀——丰城县农村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2
第4版()
专栏:

情操和襟怀
——丰城县农村新事
透过一滴水可以看见阳光的绚烂。从赣中丰城县几个普通人的生活中,可以看出,我们社会里人们美好的情操,以及人与人之间崭新的关系。
十八年的义务养路工
枫溪河的水浅涸了,河滩边有人挖砂石装进土箕,朝一条乡间公路上走去,看他一跛一跛的模样知道他腿有伤病。他把砂石倒进路面上的坑洼,然后又返回河滩。
“你的腿有伤,又有关节炎,九里长的路面你得填到牛年马月?”亲属埋怨他。
他搔搔灰白的头发,继续担起了砂石。
“想当年你在朝鲜战场负伤,如今还不享享福?”朋友打趣他。
他笑呵呵地仍然填塞着路面。
他叫胡芝生,今年六十三岁。从朝鲜战场下来后回到故乡务农。他所在的大队到公社,有条九里长的乡间公路,“天晴似块铜,下雨一泡脓”,行人走在这条路上,不是叫怨就是喊苦。一次雨后,有辆拖拉机陷进泥里,他赶忙去推拖拉机。拖拉机好容易开走了,司机留下了话:“这条鬼路要变好,除非日头西出。”
日头西出不可能,路面是能变好的。从此胡芝生每天利用空隙时间,挑着土箕,跛着脚,担砂填土。寒来暑往十八个春秋,填进坑里的砂石可以堆成了山丘。如今这条乡间公路车来人往,风雨无阻。上级组织要给老胡报酬,他摆摆手谢绝了。
久病床前好媳妇
俗话说:“娘夸女儿不出里,婆夸媳妇传千里。”同田公社长塘大队的屈贞九同丈夫结婚的第二年,听人说改嫁到外村的家婆和小姑得了病,生活无人过问。她马上对丈夫说:“快腾地方,把娘跟小妹接到家来!”
丈夫又惊又喜,问道:“你不怕?”
“怕?”屈贞九摇摇头:“走吧!”
婆婆已经全身瘫痪,一年到头躺在床上,吃饭、上厕要人搀扶。屈贞九象待自己亲娘一样不厌其烦。冬天,她为家婆准备火盆;夏天,她给老人抹澡。夜里,要等家婆睡了才安歇;早上,她要提前起床给老人家穿衣穿鞋。屈贞九这样服侍家婆二十三个年头!
每当听到人们夸自己的媳妇时,七十四岁的婆婆总要含着眼泪哽咽道:“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我的媳妇照顾我周到,连句重话都没有讲过……”
屈贞九还悉心照料得了腿骨毒疮的小姑。一家增加了两张嘴和两个药罐子,屈贞九咬住牙关省吃俭用,绝无怨言。她先后四次送小姑去南昌开刀刮毒。第三次治疗时,医疗费不足,她抱起床上被子去卖了才凑足钱。
三月春风夜
去年3月,一天深夜。春风不断地吹,狮子山生产队的村落里,突然传出“救火!救火!”的呼叫。灵敏的小伙子钟厂生,一骨碌下床奔向现场,但见熊熊大火无情地吞噬着牛栏,浓烟弥漫。栏里12户社员伙养的8头耕牛在大声吼叫。钟厂生迎着炙人的烈火和憋人的烟气,冲进牛栏,割断牛绳,把牛一头头朝外轰。社员李柄生的一头黄牛见到火舌吓慌了神,团团乱转,怎么赶也赶不动。钟厂生衣服着火了。头发发出了焦臭味。大火已经封了栏门。他急中生智,拽住牛鼻子,把黄牛拖出了牛栏。就在这时,“哗啦”,一声巨响,房梁倒坍了。但价值6,400元的耕牛全部救了出来。
火借风势,风助火威。大火又朝紧靠牛栏的队部那木屋里舔去。队部木屋里存放着钟厂生用360元买来准备修屋用的十几根木料。只见钟厂生重又扑进火海,窜进队部木屋,他没有去动自己的一根木料,用足力气把锁着会计帐目的桌橱扛起就朝外跑。当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把大火扑灭后,钟厂生已多处烧伤,躺在地下。社员的牛和集体的帐本保存了,他的木料却全部烧成了灰。
本报通讯员 章海瑞 熊德兰
本报记者 赵相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