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二百多条“龙”翻飞起舞——纺织工业开发新产品的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3
第2版()
专栏:

二百多条“龙”翻飞起舞
——纺织工业开发新产品的变化
本报记者 李茜
上海组织“一条龙”开发化纤新产品的经验,被推广到许多省市。目前各地的纺织印染企业和化纤厂、科研所以及服装厂、店,已经按最终产品组成200多条开发新产品的“龙”,并生产出大批具有特殊风格和特异性能的涤纶、腈纶、维纶、丙纶和棉纺新产品。
走进纺织行业“一条龙”新产品展览室和展销门市部,各种纺织品琳琅满目。在化纤仿毛织物中,有毛感强、手感好的华达呢、礼服呢、马裤呢、帕丽绒等;仿绸织物有既挺括、又柔软的各种绸、缎、绡、绉;仿皮织物有茸毛丰满、手感柔软的麂皮和各种人造毛皮;还有高档苎麻织物、仿麻织物以及各种毛线、毛毯等,真是仿啥象啥。一些新品种填补了我国纺织工业的空白。目前,各类新产品陆续批量生产,既繁荣了国内市场,也提高了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纺织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纺织品从去年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上海市经委于去年5月开始把生产原料的上海石油化工总厂所属化纤厂和生产最终产品的纺织、印染、针织复制等厂以及科研单位,组织成20条“龙”,通力协作开发新产品。这一新事物出现不久,即受到国务院领导同志的鼓励和支持。纺织工业部专门召开会议,在全国推广这一经验。同时,把部内的有关司局也按“一条龙”的形式组织起来,对开发纺织新产品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与此同时,许多省、市也成立了“一条龙”的领导机构,及时协调试制新产品中出现的问题。
近十个月的实践证明,组织“一条龙”是多快好省地开发新产品的好办法。过去,有些科研单位或原料厂生产了化纤新产品,要自找纺织厂或针织厂加工,往往因加工单位另有生产任务或双方意见分歧而不能实现。而纺织厂设计和试制新产品所需要的化纤原料,又常常找不到试制和生产的化纤厂,而延缓试制进度。这样,就形成一些化纤纺织品“多年一贯制”的状况。组织“一条龙”后,参加联合开发新产品的各单位共同研究确定开发新产品的目标和各自应负的责任,以及实现目标的进度和措施,等等。由于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得力,新产品的试制进度明显加快,质量提高。上海市开发新产品的“龙”已由开始的20条发展到44条,试制出的143种新产品,已于去年10月在上海展销。最近,有关化纤厂又提供了43种新原料。辽宁省去年7月开始陆续把60多家工厂和科研单位组成10条“龙”,现已试制出新产品74种。
目前开发新产品的“龙”越接越长,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完善。上海市“一条龙”生产的新产品问世后,服装部门主动要求加入“龙”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