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阅读
  • 0回复

光辉的三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的战斗生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3
第6版()
专栏:比利时通讯

光辉的三年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的战斗生活
本报记者 林军 姚立
在布鲁塞尔市中心著名的“大广场”东侧,有一座17世纪的五层楼建筑“天鹅之家”,现在这座楼的底层开着一家“天鹅餐厅”。当年这座楼房是“德国工人协会”的活动场所,马克思曾在这里作过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说,给“民主协会”作了关于自由贸易的讲演。后来成立第一国际时,这里又是第一国际比利时支部的所在地。
马克思从1845年2月3日到1848年3月4日流亡在布鲁塞尔。在这里,马克思以坚强的毅力,投入革命斗争,完成了(有的是同恩格斯一起)《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三部伟大著作。
1845年1月16日,法国反动政府应普鲁士政府的要求,下令驱逐在巴黎出版的德文《前进报》的编辑和撰稿人。马克思2月1日偕夫人和女儿,被迫离开巴黎迁居比利时,于2月3日来到布鲁塞尔。比利时内政部长认为马克思是个“危险的共产党作家”,指令“社会治安机关”对马克思进行监视,并要它的头目于3月19日召见马克思谈话,当面威胁他不得发表评论比利时政局的任何文章。尽管马克思签署了有关这方面的“保证”。但是普鲁士政府仍不放松,继续向比利时提出驱逐马克思的要求。无奈,马克思只好宣布脱离普鲁士国籍。此后,马克思一直没有取得任何国籍。
马克思到布鲁塞尔后,在经济上也陷入困境。他们一家住过旅馆,随后迁居过联盟街的一座楼房和奥尔良街(现在改为让·达尔戴纳街)42号等处。这时,单靠写作的稿费收入不够养活一家,马克思不得不借债度日。虽然后来他母亲为他争得一笔6,000法郎的遗产,但马克思把这笔遗产全都用于政治活动,而把自己的需要置之度外。要不是恩格斯为他募捐资助,马克思的生活就更加困难了。
马克思在布鲁塞尔,除对工人演讲和写书外,还利用报纸这一有力工具进行战斗。他给德国的《威斯特伐里亚汽船》月刊等撰稿,并从1847年夏天开始掌握了《德意志—布鲁塞尔报》,在报上发表了许多评论文章,批判“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尤其具有重大意义的是,马克思把布鲁塞尔当作理想的观察哨所,在1846年初和恩格斯一起建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巴黎、伦敦、科伦等地的共产主义者进行联络,以使西欧分散的无产阶级的斗争能够联合起来。后来这个组织在建党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前身——正义者同盟,正是以“伦敦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名义同“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建立联系的,他们派人到布鲁塞尔找马克思、到巴黎去找恩格斯,宣布接受马、恩的观点为同盟的学说,并邀请马、恩加入同盟。
恩格斯是在1845年4月来到布鲁塞尔的。两位革命战友于7月中旬一同去英国进行了一个半月的研究后回到布鲁塞尔,开始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1847年上半年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同魏特林和蒲鲁东错误思潮作斗争中写了《哲学的贫困》一书,科学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观点,奠定下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这是马克思的重大科学成就。
1847年12月,共产主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代表大会,决定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一篇公开的宣言来阐述共产主义原理。于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共同纲领《共产党宣言》诞生了。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席卷欧洲,被革命吓破了胆的比利时当局大肆搜捕外国流亡者,2月,下令驱逐马克思一家。于是,马克思又回到巴黎投入革命战斗。(附图片)
布鲁塞尔市中心“大广场”东侧的“天鹅之家”,马克思曾在这里给“德国工人协会”作过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说。
姚立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