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洞里萨湖漫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4
第7版()
专栏:海外游踪

洞里萨湖漫忆
立智
洞里萨湖,富庶美丽,她与吴哥窟一样,是柬埔寨人民的骄傲。湖区的壮丽风光,曾经使我留连忘返,那里好客的人民,至今仍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中。近闻河内当局把大批越南人迁到洞里萨湖地区定居,更勾起了我对她的怀念。
1964年9月,我随一个友好代表团参观了吴哥古迹之后,又顺道从暹粒到洞里萨湖去游览。汽车沿着暹粒市中心那条宽阔整洁的林荫大道向南驶去。穿过椰林葱茏和槟榔成荫的南郊,便是一片禾苗茁壮的原野。半小时后,我们就来到了湖滨小山——普农格劳姆山脚下。当时正是雨季,不是打鱼时节。暹粒省的柬埔寨朋友便陪我们去观赏豪雨季节的湖景。当我们拾阶而上,到达山顶,极目远望,但见湖面一望无际,水天相连,浪涛汹涌,气势磅礴。这湖光山色,似乎给我带来了澎湃而奔放的力量!
据柬埔寨朋友介绍,洞里萨湖湖面随季节而伸缩。旱季湖面只有3,000多平方公里,而在雨季则扩大到1万多平方公里。湖水在旱季只有一两米深,一到雨季,连湖滨的大树也被没了顶。整个湖滨地区是个环形的丛林和沼泽地,总面积有八九千平方公里。旱季,这里有树丛和杂草,也有良田和沃土;雨季,这里统统被湖水淹没,变成了鱼虾栖息的地方。因为这里的草木既能为鱼虾提供丰富的饵料,又能减缓湖水的冲击,为鱼虾提供比较平稳和安静的孵卵场所。据说,这也是洞里萨湖鱼虾特别丰富的原因之一。
1978年1月,我有幸再次到了洞里萨湖。这次是旱季,柬埔寨朋友专门带我们去看捕鱼。汽艇逐渐向湖区深入,我们的视野也越来越开阔。这时我们看到水面上有许多竹帘和苇帘,象篱笆似的逶迤相连,延续不绝。原来这就是捕鱼用的“布罗尔”,即“栅子”。两端都同湖岸相接连。有的栅子长达十多公里,有的仅长二三百米。
汽艇停泊在一条长长的栅子旁边。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捕鱼点。靠近这个梯形栅子,我立即被里面那些翻腾跳跃的鱼虾吸引住了。一群年轻人正在栅子里捞鱼。他们俩人一组,抬着一个箩筐,只须把它向水中一扣,抬起来就是一筐活蹦乱跳的鱼!当我们正为之拍手叫好时,一条大鱼忽然从箩筐里飞出来,撞在一个小伙子的鼻子上,立即出了血!陪同我们的那位柬埔寨朋友看到我们有点扫兴,便说,这点小事故算不了什么,过去还有被鱼撞伤肚皮的事哩!
据说,仅仅在这一个梯形栅子里,一天就可捞鱼20来吨,有时甚至达40吨。难怪人们说,洞里萨湖每平方公里湖面可产25吨鱼,是世界上罕见的高产渔区。
贪得无厌的越南侵略者,对富饶的洞里萨湖地区,早就垂涎三尺。1980年,越南当局就开始在柬埔寨东部的一些省市搞姊妹省和姊妹城的名堂,并在“支援姊妹省建设”的堂皇名义下,进行变相移民的勾当。现在,越南移民的地区越来越大了,越来越向纵深腹地发展了。越南当局正在利用这种狡猾和卑劣的手段,逐步改变柬埔寨居民的成份,妄图永久性地霸占柬埔寨的良田沃土,掠夺柬埔寨的宝贵财富。
但是,柬埔寨是属于柬埔寨人民的,洞里萨湖也是属于柬埔寨人民的。柬埔寨人民的英雄儿女正在为保卫祖国的山河、抗击越南侵略而英勇奋战。前不久,民柬爱国武装力量在洞里萨湖上袭击了越军水上运输队,给侵略者以重创。洞里萨湖啊,你必将挣脱侵略者的枷锁,重见天日,更加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