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访卡尔·马克思诞生之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4
第8版()
专栏:

访卡尔·马克思诞生之家
李欣
1981年12月5日晨,我们从西德法兰克福市洲际旅馆出发,去特利尔市参观“卡尔·马克思诞生之家”。
十几天前,中国医药代表团一到西德,在议定为时两周的活动日程时,我们就提出要参观马克思诞生地,好客的主人——西德制药联合会负责人迪芬巴赫先生慨然同意。当天,为代表团派出宽敞舒适的旅游汽车,由一直跟随接待我们的斯坦布劳女士陪同,还给带着旅途用的丰盛午餐。
沿途天气变幻无定,象演幻灯片一样,一处大雪纷飞,一处田野青绿,一时雨水糊窗,一时阳光露窥,一阵白雪遍地,到特利尔市时又小雨淅沥起来。这种“远游无处不销魂”的异国风光景色,使我连日来紧张活动中产生的疲累为之一扫。
特利尔是西德西南部莱茵兰——普法尔茨州摩泽尔河畔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市镇。它的房屋建筑和街道,给旅客以整洁、幽静又开通、大方的感觉。我们去的那天是星期六,时值周末,中午出来采购物品的市民小汽车络绎不绝。车队排的很长,我们的车在车流中蜗牛般地爬着,有条一二百米的小街走了一二十分钟。陪同我们来的斯坦布劳女士和开车多年的司机显然都没来过马克思诞生之家,打听一阵,才找到了布吕肯街十号马克思故居。
这座外表象是三层楼房的马克思诞生地,看来并不怎样显眼,而且我们到达时门口也相当冷清。但就在这楼上一个房间里,一百六十多年前,诞生了一个恩格斯称之为“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的世界伟人。他逝世后过了三分之一世纪,他的主义就在版图最大、地跨欧亚二洲的大国取得胜利;他逝世后过了三分之二世纪,他的主义又在人口最多、约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大国取得人民大革命的胜利。现在他的思想理论,已是进步人类精神文明的最高峰,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者的灵魂。正确的思想一被广大人民所掌握,所表现出来的能动力量是多么惊人巨大呵!
马克思故居,是1968年5月5日,即马克思诞生一百五十周年纪念日,宣布开放为博物院、图书馆以及研究所的。我们到后,由馆长海尔穆特·伊仑纳先生亲自接待。虽说我们是约定的客人,但旅途3个小时,进入市区又延误半个小时,这样,馆长就必须延长下班时间,他的好客热情使我们连声道谢。
这是一座两层楼的陈列,前后楼被联接一起,中有天井,从二楼走廊上可以望到内院和拱廊。据说很早一段时间,特利尔市的居民弄不清楚卡尔·马克思诞生之家在那里。本世纪初,有人才从马克思的父亲亨利希·马克思律师刊在特利尔报纸的广告中查出来,三十年代初开放它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博物馆。希特勒上台后,这所房屋被法西斯当作“人民和国家公敌的财产”没收充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了马克思故居,委托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掌管,建成有关马恩著作文物的博物馆,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著作的研究所,并附有可供研究使用的图书馆。因为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快到了,这所房屋即将停止参观进行修缮,我们是最后一批客人。
这样说来,我们这次参观就更珍贵了。我们把九个展览室都认真看了。这里展示着许多国家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别是《共产党宣言》的各种版本。尤其使我们感兴趣的,是馆内陈列了大量中国出版的马恩经典著作,还有周总理读过的马恩著作原书。这里展示有:卡尔·马克思的出生证书,他与燕妮的结婚证书,死亡证书,马克思家中成员的照片,一张家谱表以及其他有关文物,还有雕制的马克思铜像。从展览室大大小小的玻璃柜中,我们通过马克思的一生及其革命活动,看到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缩影;还通过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世界许多国家的翻译出版,看到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运动的日益广泛和深入。这位创始人逝世不过一个世纪,马克思主义已为进步人类争先恐后地接受。值得骄傲的是,在这个远隔重洋的马克思诞生之家的博物馆里,不仅看到马克思主义著作在中国的大量出版发行,而且在第一展览室的来宾纪念册上,可以看到为数众多的中国来宾的参观留言。从一行行一句句热情洋溢的话中,反映出来中国人民的历史脚步和追求真理的心声。
在参观过程中,同时也感受到另外一种印象:馆口冷清,馆内只遇少量青年男女参观,在我们所见的签名留言簿中看到,似乎只是第三世界和本国青年来的多些;此外,我们中国的旅客也不少。我们在来宾纪念册中写了一句“马克思主义永垂不朽”,大家都签名留念。为了感谢馆长,我们互赠了礼品。我们送他的是印着人民大会堂藏画的1982年挂历及黄山松云织锦,他送我们的是纪念章,博物馆介绍和该馆编印的关于马克思的研究著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