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农民放开眼光以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5
第1版()
专栏:

农民放开眼光以后
本报评论员
天津市静海县东双塘大队把农业专家、科技人员请进来,把农民送到农业大学学习。这是发挥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科技人员传授科学技术的积极性,把农业引向现代化道路的有效步骤,也是加速发展农业科技工作的有力措施。
农民是务实的。科学技术是人们实践的科学总结。科学技术一旦和农民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就会产生新的生产力,开阔农民的眼界,使他们清醒地看到农业的前途和自己的长远利益,就会对生产作出长远规划,把国家的四化建设和自己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目前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接受能力还不高,他们希望得到更多的一般应用科技知识,对科技理论的要求,还不象前者那样迫切。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在推广科学技术中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让农民经常看到好处,增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心,会逐步引导农民更多地把力量放在生产的长远建设上来。
从长远观点看,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组成庞大的农业科技队伍。这支队伍应由两个力量组成,一个是专门从事农业科研的专家、科技人员和大专院校培养的学生,另一个力量是从广大农民中间培养。要把这两个力量有效地组织起来,就要在思想、物质和组织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政策和办法。例如,鼓励专门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专家、科技人员下乡,由农业生产单位与科研部门或科技人员签订技术承包合同等等。
广大农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正在兴起。习惯于催种催收,没有科学技术知识、缺乏远见的干部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有预见性,要善于运用科学技术。如果广大农村干部都能象东双塘大队党支部那样既有远见,又有科学头脑,我国农业的发展定会产生新的飞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