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苏联小米(粟)增产英雄白尔西叶夫(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11-14
第5版()
专栏:

  苏联小米(粟)增产英雄白尔西叶夫(上)
  杨开道
白尔西叶夫年青时候是一个牧人,老年时候才作为农民。在一九三九年领导一个在列宁农业科学院指导下的小米增产小组,年年超过全国纪录,一九四三年并且超过了苏联农业大师威廉士院士所假定的最高纪录——每公顷两百公担(每市亩二千六百六十六斤)。他是哥萨克人,生于一八八一年,死于一九四四年。因为屡次突破小米产量纪录,得过列宁勋章,受到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森科的尊重。他死后有一个新小米品种,命名白尔西叶夫小米,以纪念他的业绩。他的族人——哥萨克族——正在展开一个白尔西叶夫运动,也就是小米增产比赛运动,或者可以说是哥萨克人的斯塔哈诺夫运动。
哥萨克族一直到最近,还是一个游牧民族。白尔西叶夫自然也是一个牧人。不过他对土地耕作,倒有些兴趣。在夏天,有时用木犁耕出一块地,种一点小米,挖一条小沟,并用他的骆驼驮了水去灌溉。在一九三○年左右,苏联全国推行集体农场时代,哥萨克人也逐渐定居下来了。他们一批一批的分到土地,建设村庄,成立了若干集体农场。那时候白尔西叶夫已经快五十岁了。他是首先参加集体农场的分子。他们的集体农场名叫顾尔曼。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场员,而其他场员对于他过去种地的热忱,种植庄稼技巧的娴熟,是大家知道的。所以他被派为水头,掌握着用骆驼为农场灌溉的工作,前后共有五年之久。
在一次场员大会上,他说话了:“假使我们要种地,让我们像优秀集体农场那样种。我们这里有六十家人,而整个夏天只耕种灌溉了六公顷地(九十市亩),即使庄稼长得好,我们也得不到许多收获,也不够养活自己。在这个区域内,空气是异常干燥的,比土壤还要干些”。接着他就提议购置一部抽水机。大家议论纷纷。反对者指出,购买抽水机是不容易的,大风来了,风沙来了,就会把机器阻塞,唧筒失效。白尔西叶夫告诉大家,在以前游收时代,曾经碰到一个地质测量队,他们携有一部抽水机,是用机器发动的。从此以后,他几乎天天在梦想有一部这样的抽水机。他告诉大家,他可以照料这种机器。
他终于在场员大会上说服了大家。在一九三五年购买了一部十八匹马力,可以灌田四十公顷(六百市亩)的抽水机。运气好得很,离开农场十五公里地区(三十里),便有石油井,涌出相当纯洁的石油,燃料问题就解决了。当然,他是抽水机的管理人。此外,自己还种了一点小米。他白天是不在屋子里的,不是在抽水机旁,便是在小米地里。他时常观察小米生长情形,需水情形,并和他的助手商量放水时期。有一天,集体农场主席来质问他了:“我们的邻居并没有抽水机,他们的灌溉工作已经完成了。我们现在落后太远了。”白尔西叶夫回答他说:“我不看日历灌水,而是看小米灌水,只在小米需水时才灌水,只供给小米生长以必需的水量,因此不致使小米变得太脆弱了。”主席又问他:“小米什么时候需水”?他告诉主席:“我是这样考察出来的:我在不同时间灌溉各区,再比较各区生长状况,便知道正确需水时间需水量了”。
他不但注意小米需水情形,也注意小米品种选择。他们那个地区的小米是白粒的,可是也杂有黄粒。穗子有紧聚的,也有松散的,成熟有早的,也有晚的。在小米成熟期,他每天跑到小米地里去观察,去选种,选出那些粒大而成熟早的。发现聚穗米粒比散穗米粒为丰满,壮大。他只留纯粹的,丰满的,早熟的,聚穗品种,作为下年播种之用。结果他的种子很快的变得很好,很有名气。很快的传播到邻家去。一九三九年列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森科,接受了斯大林给他们的小米增产任务——由寻常每公顷三或五公担增加到每公顷十五公担(每亩四十斤或六十斤增加到每亩二百斤)——号召全国集体农场场员组织小米增产小组,指拨特定地区,从事小米增产工作。他们的集体农场马上响应了。他自然也参加了,而且被选为小组长。由于他的种子好,管理方法好,组员对他很信任。在他领导下,大家努力工作。第一年便超过了国家预定小米增产目标。预期目标为每公顷十五公担(每亩二百斤),实际成绩为每公顷二五·五公担(每亩三百四十斤)。
当全苏植产局阿拉尔试验场场长问他何以能把小米产量增加如此之高,他回答说:“小米是一个活的东西,好像一个小孩,可以锻炼成为一个无畏的斗士。如不加锻炼,可能成为一个懒汉的。为找出最高产量品种起见,我把小米种在灌溉区里,给他足够的水分,使它能够充分发展。可是,如果年年如此栽培,小米会变得娇生惯养,像人家的独生子一样,受到第一次环境挫折,便会马上干枯死亡的。所以小米在灌溉区种了两年以后,又种在旱农区,以便考验他们的坚强性。只有能够胜过这个考验的,才被重选,又种到灌溉区来。这样周而复始,最高产量品种找出来了。最大抗旱力品种也找出来了”。那位场长先生笑了说:“你在训练作物,你作的就是米邱林以前所作的”。
他可以说是一个小米米邱林,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小米,说小米,从事实际小米工作,争取更高成绩表现。一九四○年他们的小米增产小组决定,除了三十二公顷普通小米增产区之外,另划三·二五公顷土地作为高级增产区。大家尽一切可能,要看小米产量到底最高能增加到多少?一九四○年普通增产区成绩为每公顷八七·五公担(每亩一千一百六十六斤)为增产目标之六倍弱。而高级增产区成绩为一二五公担(一千七百六十六斤)为增产目标之八倍强。另外一个和他们挑战竞赛的集体农场的小米增产小组组长,从白尔西叶夫那里要去一点种子,种了二·七公顷土地,也获得一○二公担(每亩一千三百六十斤)的高纪录。在苏联,以抗旱力大,可是以产量低著名的小米,居然获得了高纪录产量,而且超过了小麦,黑麦,大麦,水稻,以及任何谷物的产量。以前有一位苏联作家写过一本小说,名为《战士荣誉》。说到战士们如何爱吃小米粥,如何作了一梦,梦见一粒小米可以产生五百粒小米,现在白尔西叶夫的小米,一粒已经可以出产七百粒,已经超过战士们的梦想了。
现在白尔西叶夫变得远近闻名了,在本农场里这位小米组长,或小米经理(场员们如此称呼他),是最受群众爱戴的人物。超过他们爱戴农场主席先生的程度。全农场场员吃的小米,都是他们一个小组供给的。邻近农民都来看他们的小米,向他要一点种子,问他一些关于小米栽培改良的问题。连和他们挑战竞赛的小米增产小组,他也是同样给他们最好种子,解答一切难题,不保留一点秘密。莫斯科方面也知道他的成绩了。李森科和他的助手——小米增产运动指导员柯列斯尼克,也都亲自去参观过他那远近驰名的小米增产高纪录区。并且经过列宁农业科学院的推荐,这个出身牧童,将近六十岁的老农,就得到了列宁勋章。
(未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