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杨振宁谈“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前途”建议我多听中青年科学家意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5
第3版()
专栏:

杨振宁谈“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前途”建议我多听中青年科学家意见
本报香港12日专电 记者周毅之报道:杨振宁教授就如何使中国知识分子发挥才能、为国家效劳问题,提出三项建议:第一,建立对知识分子贡献评价的新体制。他认为,在科技方面,过去几十年,对年轻的知识分子的意见太不重视,今后要有新的评价体制,不能“论资排辈”,要使三十岁至六十岁的人多发表意见,特别是三十岁至五十岁的人,应成为主体。第二,要注重发展通才教育。他认为,中国现行的专业教育,使年轻一代不能灵活发挥他们的能力。今天的科学技术,正在蓬勃地向新的知识领域发展,要把许多不同领域的知识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因此,要使年轻人掌握多种科学知识。第三,要实行“攻关战术”与“散兵战术”相结合。他说,中国过去使用“攻关”的办法,集合很多人,进攻一门科技,取得很大成绩。但是,除了“攻关”方式之外,还应该让少数人自己决定去研究一些“不清楚的目标”。把很多人固定得太死,从长远看,是不好的。
杨教授是在今天大公报为庆祝在港复刊三十五周年的演讲会上发表意见的。演讲会的讲题是:“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前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