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美国西欧欢迎伦敦会议协议 苏联降低油价使产油国不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18
第6版()
专栏:

美国西欧欢迎伦敦会议协议
苏联降低油价使产油国不安
新华社北京3月16日电 最近两天,美国和西欧国家的官方和舆论对石油输出国组织就石油价格问题达成协议表示欢迎。
美国财政部长里甘14日发表声明说,石油输出国组织将每桶石油的基准价格降低5美元的决定对美国和世界经济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他认为,油价下跌将意味着较低的通货膨胀,并将对世界经济复苏是“一针强烈的兴奋剂”。
西德联邦经济部一名发言人15日说,石油降价无疑会刺激西德的经济和减轻发展中国家的支付负担。他说,波恩高兴地看到一场油价战得以避免。
设在巴黎的国际能源机构同一天认为,石油输出国组织降低油价并在生产配额上达成新的协议,对稳定市场作出了一个“受欢迎的贡献”。巴黎的商业报纸预计,石油降价的决定可能使法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提高1%。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估计,石油输出国组织降低石油价格能使共同体国家今年的石油开支减少100亿美元。委员会的经济学家认为,石油降价将给遭受衰退打击的工业以心理上的鼓舞,但要估计对经济复苏的持久影响仍为时过早。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在石油输出国组织开会讨论降低油价期间,苏联再度降低石油价格,增大第三世界产油国的困难,使它们感到不安。
石油输出国组织3月8日起在伦敦举行会议,当天就传出该组织打算降低石油价格的消息。3月9日,苏联通知它的石油合同客户,将乌拉尔原油的价格每桶降低1.25美元,定为28美元。而同一天,在西欧现货市场,乌拉尔原油每桶售价只有27美元。这个价格比石油输出国组织14日确定的原油基准价格还低两美元。
苏联是世界重要产油国。1981年,它的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37.8%。苏联石油的主要市场是东欧国家。但近年来,苏联由于农业生产不佳,每年要花巨额外汇从西方进口大量粮食,这笔巨额开支的主要来源就是向西方出口石油。据认为,苏联为了保证从西方获得外汇收入,继2月份的降价之后,再度压低油价。
此外,苏联再度降低油价,实质上是要同第三世界产油国争夺世界市场,这将增大这些产油国的困难。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石油和矿产部长奥泰巴3月15日就苏联降低油价发表谈话说,“降价竞赛”将使“大家都受到损失”,“对任何方面都没有好处”。欧洲工业界人士也担心苏联此举可能引起“油价战”。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 赫尔辛基消息:芬兰国家石油公司的一位发言人16日说,苏联已经把它向芬兰出口的原油价格降至“每桶28美元左右”。
这位发言人说,“该决定是今天(16日)作出的,从3月初起生效。”他还说,芬苏双方为此举行的谈判进行了几天,谈判过程中“没有遇到任何麻烦”。
在此以前,从罗马、伦敦也曾传出过苏联原油降价的消息。苏联降低原油出口价格的消息,是在石油输出国组织3月14日将每桶原油的基准价格定为29美元前后传出的。
芬兰国家石油公司每年从苏联进口原油800万吨,在西方国家中是苏联石油的最大买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