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阅读
  • 0回复

谈谈“书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0
第7版()
专栏:

谈谈“书荒”
韦君宜
关于“书荒”,我们已经喊叫多年了。近来不能说完全没有好转,一家包办的发行体制有所松动。新华书店的经营也有改进。但是,有的情况却又有恶化。印书速度比以前更慢了。
书是精神产品(作家写作、编辑阅稿),同时,又是物质产品(印刷厂印刷、书店出售)。这几个环节缺一不可。
从出版情况来看,截至1982年夏,仅北京,就有127家出版社,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53%,比1981年增加了20家。每社都有一个不小的摊子。按规定,许多社应出书的范围并不算大,而摊子既成,不能关闭。不另外想法打开销路怎么办?于是越过范围出书者有之,想方设法抢稿者有之,不顾影响专投市场所好者有之。这是精神生产部门的问题。
期刊这两年来猛增。全国已出版2,800种刊物(北京占892种,据说还在上升)。大量刊物的出现,不能不影响图书的出版。这些是物质生产部门的问题。
既是物质生产,不应完全不考虑物质生产的规律,单说一句“精神产品应由国家补贴”,是无法使书籍生产(一种物质生产)得到繁荣的。先从出版社说,一切书全按其内容和所用纸张多寡,全国统一定价。即:外国古典书最贵、中国古典次之、中国现代创作又次、政治小册子最便宜,而且又不问印数多少对成本高低的影响。这样,在工价、纸价都已增涨的情况下,现代创作、政治小册子以及印数少的专业书就必然要赔本,从而影响出版部门的积极性。
在流通环节方面,过去书店确是统得太死。但是,除此毛病,我们的购销制度也有问题。每本书发行前书店仅凭不到100字的内容介绍拍板定购。这实在也是“瞎子买牛”。最好是每种书初版只印5,000至10,000册,分发各书店去卖。卖得好的立即再版,卖不出去的,出版社和书店赔钱也还有限。这个办法的实质就是编辑、流通、印刷三个重要环节实行信息反馈,是符合现代企业经营的原则的。如果能办通,出版社也会同意。但是,我们的另一重要环节——印刷,目前对此却完全不能适应。
印刷力明显供不应求。现在北京127家出版社,却总共只有26家公开营业的印刷厂。刊物又多,都要抢时间出版。北京最大的印刷厂新华印刷厂包印36种刊物,每年要印429期。除了印刊物,还要接紧急任务,致使书稿只能在厂里排队。由发稿到出书一般要一年,有的长达二三年,比写作一本书还要慢。如果是印关于先进技术的书,损失了时间就是损失了价值!
而与此同时,在京的一些部门办的45家印刷厂却任务吃不饱,设备没有充分利用。这些都是机关所有制。另外,外地印刷厂由于社少厂多,印刷能力常大于承印力量而吃不饱。但由于我们的配纸、发货、运输、技术力量配置……各个环节都是按块分割而转动不灵,因而去外地印刷也不大行得通,于是出现了这种状况:就连全国现有的并不先进的设备,也是有的设备闲置,有的必要的书却没地方去印。
这些问题要解决,必须实行改革,首先是经济体制上的改革。最必要的应当是国家计划的指导,不宜使出版编辑工作受利润牵制而自由竞争,影响文化的健康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办企业的原则。
印刷业之所以长期停顿不前,技术不能改造,与我们现行的体制实在大有关系。手工照相排字技术至今已引进二十年,一直没有积极推广。工厂采用先进技术没有动力,老用落后技术也没有压力,加上工价不合理,纸张管理不合理,造成严重浪费,工厂与出版社缺乏对等的合同约束,一没办法就用行政命令,实际盈亏对工厂影响并不大。至于那些由于块块分割、机关所有,而不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的印刷厂,更是明显由于受了体制的牵制了。这些,是造成出书慢的根本原因。
要解决“书荒”,必须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着手。而目前书出得这么慢,主要问题是在物质生产方面。我们要承认它是物质生产,真正得把印刷厂当企业来经营才行。
〔编者附记〕一个时期以来,关于“买书难”,读者呼声强烈,要求迅速改进。我们今天发表韦君宜同志的文章,是希望引起各方面对这一问题的注意。我们希望有关出版、印刷、发行方面的同志和广大读者能够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