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百年树人 耽误不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1
第5版()
专栏:

百年树人 耽误不得
书 林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出自《管子·权修》。原文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百年、终身都是形容时间之长,说明“树人”之不易。
“十年树木”的道理,经过自然界的报复、教训,人们已经有了认识。这两年,植树造林工作大有起色。全国人大专门作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颁布了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中央和省市地县各级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去年头十个月,全国造林6,639万亩,“四旁”植树53亿株,造林质量不断提高。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可以想见,要不了多少年,祖国的大地必将处处郁郁葱葱,另是一番景象。
相比之下,“百年树人”的事就不那么令人乐观。三中全会以来,针对着十年动乱中造成的严重破坏,不少有识之士,包括中央领导同志和各方面的专家学者,都一再强调要重视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意见或建议。这几年,被破坏的教育事业得到恢复,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这都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同其他方面相比,教育事业发展的步子仍然显得缓慢,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种状况如果不很快改变,必将大大影响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教育事业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建设,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比其他方面的基本建设更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这一点,可能不会有很多异议。可是,“树人”的紧迫感还没有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因而,往往是说得多,做得少;尽管有不少精辟的议论和意见,却没有多少切实有力的行动措施。应该说,教育事业有起色,但起色不大。
植树造林固然不易,但树毁了可以再种,“栽杨插柳,十年就有”。树人的事比起种树来困难得多,因而更加耽误不得。耽误一年就要影响数年,耽误几年就要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文化大革命”最大的恶果之一是破坏了教育事业,耽误了人才的培养。这个严重的历史教训应该牢牢记住。
大力而迅速地发展教育事业,可以说刻不容缓。一要从基础抓起,从幼儿教育抓起,从小学抓起,普及小学教育,普及中等教育,办好高等教育。一要增加智力投资。国家应当下决心拨出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变我国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和国家预算中比例很低的落后状况。同时,还要鼓励集体和个人进行智力投资,形成一个全国重视教育、支持教育、兴办教育的局面。近来从报纸上看到不少农民办学的事例。象黑龙江克山县北联公社黎明大队,近几年来平均每年拿出5万元用于教育事业,还拿出8,000多元购置图书,办图书室。河南巩县丁沟大队过去是个有名的穷队,1981年刚刚翻了身,就投资20多万元(相当于这个队年收入的一半),盖楼建校。他们还立碑言志:“投此巨资,建校育人,振兴中华,百年大计”。这是何等的气魄!一部分农民的这种远见卓识,是很值得我们各方面的领导同志认真学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