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圣心大教堂上的魔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1
第7版()
专栏:

圣心大教堂上的魔影
沈大力
一位法国友人看了《白蛇传》,不禁叹道:“无独有偶,巴黎的圣心大教堂正是一座西洋雷峰塔!”
难道法国也曾有类似“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的传奇吗?
确实有的。要知端详,还须从巴黎蒙马特尔高地上那座游客如云的圣心大教堂的来历说起。大教堂入口右侧有个“牌坊”,上面刻着:本教堂系根据“民意”所建。
“强奸民意!”一位参观者嗤之以鼻,忿然走开。
经向蒙马特尔人几番查访,我终于弄清了那所谓“民意”的涵义。
1871年,凡尔赛匪帮野蛮杀害巴黎公社社员,一些革命群众忍无可忍,处决了达尔布瓦大主教等人质,因而触怒了天主教的一伙卫道士。公社失败后,继任的巴黎大主教吉贝尔扯下“宽恕”和“仁爱”的面具,赤裸裸地叫嚷在“法兰西岛”的尖顶修盖一个“圣冠”,为奸雄梯也尔的血腥胜利加冕。凡尔赛分子控制的国民议会立即领会了“民意”,提出兴建拟议中的大教堂,以感谢上帝保佑他们恢复了“秩序”。最后,国民议会于1873年通过“特别法令”,宣布在蒙马特尔高地上建造圣心大教堂。
这项决定引起公众声讨,但反动当局一意孤行,于1875年6月16日举行教堂奠基典礼。屠杀公社社员的大刽子手、当时爬上共和国总统宝座的麦克马洪亲临现场,施展淫威。工程总指挥由建筑师阿巴迪充任。此人颇具匠心,在设计上模拟君士坦丁堡镇压异教徒而盖的圣索非亚教堂,用这种新拜占庭式建筑充分体现统治者的绝对意志,因而获得了五万法郎赏金。
1914年,圣心大教堂最后落成,总共耗资3,800万法郎,占地12,500平方米,厅堂长100米,主穹宇高84米,在巴黎跟艾菲尔铁塔遥相呼应。
许多美学家激烈抨击圣心大教堂的建筑,指责它体态臃肿,沉甸甸地压在景色秀丽的蒙马特尔高地上,象一架阴森恐怖的骷髅。更有人十分憎恶它尖端的十字架,觉得这是统治者生前把宗教置于最高地位,来压制巴黎人的思想,它与泰尔特广场上民众的自由秉性,以及艺术家们的箴言“无拘束地创作”形成尖锐对立。再者,“圣心”乃耶稣的“仁慈之心”,象征救世主“对全人类的博爱”,现在竟用来命名一座杀气腾腾的教堂,显得多么矛盾!六角国的法海硬是要把巴黎公社这个追求人类幸福的“白娘子”永远镇压在圣心教堂这座“雷峰塔”之下。
但是,圣心大教堂并不能窒息酷爱自由的蒙马特尔人。这些不驯的子民在高地南北两坡分别为两位歌颂巴黎公社的大画家——维莱特和斯坦伦修建了街心公园和纪念碑,供人缅怀过去。特别是,他们从1920年成立了“蒙马特尔自由公社”,民主选举社长,实行自治,使整个高地独立,不受巴黎市政府的管辖。
我曾偕友去造访过该公社仅有一间矮房的办公处。那是一天傍晚,我们见到了刚在泰尔特广场蹓跶回来的社长。看上去,这位“行政首长”没有一点儿威严。他跟来访者热情握手后,就站在一旁,开始介绍有关“自由公社”的情况,并特别强调说:“世界上最可贵的是自由和独立,我们蒙马特尔人始终信守这两项原则。另外,‘自由公社’之所以能在巴黎这个消费社会中长期独立存在,其主要原因是我们不信金钱拜物教,保持人人平等的传统。譬如,公社在圣诞节之夜派人给高地最穷的人家送礼、慰问等等。”社长继续介绍道:“高地上本来已有圣彼得教堂,但在1871年巴黎公社被镇压后,当局又把另一座圣心大教堂强加给我们;后者丑陋不堪,是对我们蒙马特尔人的莫大污辱。不过,我们也很巧妙地报了仇。”
谈到这里,社长突然问道:“你们听说过阿里斯蒂德·勃鲁昂吗?”“勃鲁昂谱写过里昂丝织工人歌《卡奴》。”我回答说,“他是高地原来一家‘黑猫’酒馆的著名歌手,赞成巴黎公社。”“对啦!”社长兴奋地说,“他虽然去世很久了,但每当夜幕降临高地,他的身影就出现在灯光聚射的圣心大教堂顶上,象个复仇的幽灵。”社长言毕,立刻领我们到泰尔特广场,让大家朝圣心教堂望去。可不是吗!天色已黑,严霜一般的灯辉把圣心大教堂照得惨白,并通过其正面的钟楼,在主穹宇上突兀地映出一个外缘清晰的巨人形影。凡在巴黎街巷,特别是在蒙马特尔高地的画亭里看过勃鲁昂肖像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对景兴叹:“何其相似!”是呵!“蒙马特尔共和国”的杰出歌手勃鲁昂雄赳赳地站在那儿,身披画家土鲁兹·罗特莱克专门为他绘制的宽大斗篷,象是在对圣心大教堂发出挑战:“现在该咱俩较量啦!”
此时,一位陪我们出来的蒙马特尔老妇说道:“勃鲁昂的黑影是我们复仇的象征!”社长轻捋一下胡须,满意地笑了。
跟蒙马特尔“自由公社”的几位主人握手告别后,我们从北坡慢慢走下高地,离圣心大教堂愈来愈远了,但那上面的黑影似乎确有魔力,仿佛在人们的眼前逐渐扩展开来……(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