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对变革现实的深情呼唤——读中篇小说《人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2
第5版()
专栏:

对变革现实的深情呼唤
——读中篇小说《人生》
陈骏涛
近几年来,由于农村新政策的贯彻而引起的农村生活的转机,农民群众在经济上、思想上和心理上所起的深刻的变化,吸引了不少作家的注意。一些富于社会责任感的作家,正在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艺术地反映出农村的这一深刻变化。在这些作品中,路遥的中篇小说《人生》(《收获》1982年第3期)是很引人注目的一篇。
《人生》的背景,是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春风的吹拂,但还相当闭塞、贫瘠、落后的西北高原的农村。它通过农村和城镇“交叉”地带的几个青年的爱情故事的描写,较为深刻地反映了当前农村生活的某些新的特点和所存在的矛盾。
小说创造了高加林“这一个”处于人生岔道口的农村知识青年的典型形象。在高加林身上集聚了种种矛盾的性格。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来没有鄙视过任何一个农民,但他又从来没有当农民的精神准备;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但又渴望着离开这贫瘠落后的地方,到更广阔的天地去生活;他爱纯朴、聪慧、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即使在与高中的同学黄亚萍相好的时候,感情上也仍然倾向于她,但却为了自己能出人头地,终于狠心地遗弃了她,于情于理都实难令人容忍;他鄙视那些利用权势谋取私利,瞒上压下的农村干部,甚至决心与他们决一雌雄,但一旦遇到仰仗权势可以使自己发迹的时候,他又坦然地利用了权势,与这些干部的矛盾也无形中消除了;他不愿庸庸碌碌地活着,极想有所作为,但又走入岔道,成了离开生养他的土地和亲人的个人奋斗者;他的追求有许多合理的因素,但他的行为却有不少悖理的地方……。种种矛盾汇聚其一身,可能使习惯于欣赏简单化人物的读者感到不可理解,但我们却通过这个人物的复杂的性格,看到了象万花筒般的社会生活的本来面貌。
事实上,高加林的复杂性格,正是当前农村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冲突的“交叉”的反映。例如,革新与守旧的冲突,文明与愚昧的冲突,现代生活方式与古朴生活方式的冲突,传统的美德与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冲突等等,正如作者所说:“种种的矛盾,纵横交错,就象一个多棱角的立锥体,有耀眼的光亮面,也有暗影,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相互折射。”作者没有把生活简单化,而是以自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眼光,将复杂的生活具象化,给我们展示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当前农村生活的图画。
高加林不能算是新时期农村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因为他还没有确定革命的人生观,还徘徊在人生的岔道口。但是,如果把高加林看成是某种具有新人素质的新时期的农村青年形象,也许并不过分,因为在高加林身上具有一些恰恰是旧式的中国农民所缺少的品格——眼界开阔,渴求知识,奋发进取,急迫地追求现代文明等等。能够冲破旧式中国农民的小生产者的狭隘性和因袭重负,是农村社会主义新人的不可或缺的品格。从这个意义上看,高加林形象的出现,在新时期农村题材的作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真正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必然是贯彻着作家的审美理想的。《人生》的审美理想并不在于为当代的农村青年指示一条铺满鲜花的人生坦途,描绘一个令人神往的灿烂前景,它所展示的毋宁说是荆棘丛生的崎岖之路。《人生》的审美理想主要表现在,作者通过对农村青年命运和生活道路的深沉的思索,流溢着一种对于变革现实的热烈的期待和深情呼唤——要避免象高加林和刘巧珍那样的生活悲剧的重演,要解决一些农村青年的合理追求与这种追求受到阻碍之间的矛盾,除了农村青年自身要有对待理想、对待现实生活的正确态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有力的步骤,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以与整个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相适应。
尽管这是一部悲剧作品,但作品的自身发展却促使人们透过故事的表层,展开对于现实、以至对于历史的深沉的思索,并且生发出一种变革现实、热爱生活的崇高的、热烈的感情。因此,这是一部引人向上的作品。
小说还存在着一些缺点:作者在反映当前农村的诸种矛盾时,似乎过于强调了现代文明与落后愚昧的矛盾,而对农村新政策贯彻以后农村生活中更为深刻的矛盾却反映得不够;作品的议论也有不少画蛇添足、越俎代庖等“赘笔”。作者还要创作《人生》的续篇,我们希望从中看到更为开阔、更为绚丽的人生的图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