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可喜可贺的新收获——仿唐乐舞观后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2
第5版()
专栏:文艺评论

可喜可贺的新收获
——仿唐乐舞观后感
郑伯农
陕西歌舞团最近来京演出仿唐乐舞,引起人们浓厚的兴趣。象这样别具一格的歌舞节目,近来在北京舞台上还不多见。
唐朝是文学艺术十分繁荣的朝代,宫廷、市肆、农村、寺院,都有着丰富的文艺活动。宫廷的乐舞则代表了当时音乐舞蹈的最高水平,长安和洛阳的教坊汇集了全国拔尖的艺术人才,表演着汉族和少数民族乃至来自西亚和东亚的各种文艺节目。据记载,有些表演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保存至今的音乐舞蹈资料却十分零散。唐代已经有了记谱法,但流传至今的乐谱,却只有寥寥二十五首敦煌琵琶谱,而且难以解读。至于当时舞蹈的风貌,人们只能根据文字记载和绘画所描绘的片断姿态去揣摩。近几十年来,不少中外文艺家在挖掘、再现唐代乐舞上做了许多工作。早在五十年前,肖友梅就曾摹仿唐人风格,谱写了钢琴作品《霓裳羽衣曲》。后来,黄自、冼星海都曾用唐诗写过音乐。建国以来,好几位研究家精心解读敦煌乐谱,努力把它复原为活生生的音乐。五十年代初期,唐人王维作词的《阳关三叠》就被新中国的作曲家从古琴曲改编为混声合唱曲,多次在音乐会上演出过。不过,象陕西歌舞团这样大规模地演出唐代风格的乐舞,并努力按照当时的演出形式,把它组织为一台完整的节目,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一项拓荒的工作。
为完成这台歌舞,陕西的同志们付出大量的劳动。他们参考了大量的材料,在深入钻研古代乐舞和民间乐舞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进行艺术创造。可以说,是在严肃的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独特的艺术创造。一度失传的古代乐舞有没有可能经过后人的努力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再现呢?要一点不差地重现古代舞姿,重奏千年绝响,这是办不到的。但做到大致近似,再现当时的乐舞风格,这并非不可能办到的。科学家可以根据猿人的牙齿和头盖骨的化石,再现出几十万年前猿人的大致模样,艺术家经过对艺术史的精心考查,为什么不可能再现出古代艺术的大致模样呢?当然,观众欣赏古代的文艺节目,不只是为了取得文化历史知识,还为了取得美的愉悦。所以,创造仿唐乐舞这样的节目,既要力图接近唐人风格,也不能不照顾今天观众的审美趣味;既不能把古代乐舞现代化,也不能搞成纯粹是供摆设的古董。这就给艺术家提出了难题,也提出了更高的创造要求。
看了演出,我觉得作为一种新尝试,能够迈出成功的第一步,这就很难能可贵。有的同志说,演员的服饰,乐队的编制,很有唐人风味。我觉得成功的远远不止于此。总的说来,节目一气呵成,很和谐,能够把人带到古代的艺术境界中去,能够使人赏心悦目。象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老虎磨牙》,舞蹈《大面金刚》,相当精采,经得起推敲,使人久久不能忘怀。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我认为整个晚会和宏伟的“盛唐气象”还不十分相称,缺乏气势磅礴的节目。唐代宫廷盛行大型歌舞,唐人大曲就是大型歌舞。象
《秦王破阵乐》,据记载,相当有气势。流传在日本的十世纪手抄谱《五弦谱》就载有《秦王破阵乐》的片断(材料的真伪,可靠性如何,还需要进一步鉴别、分析)。可不可以考虑,增添一些象《秦王破阵乐》这样的节目呢?另外,有个别节目稍嫌平滞,需要进一步锤炼。在唐代的宫廷乐队中,弹拨乐器占的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琵琶,演奏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现在的乐队中用了好几把琵琶,这是符合当时情况的。但琵琶的性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乐队的色彩稍嫌单调。如果琵琶的性能发挥得更丰富一些,音乐的效果会比现在更好。
陕西歌舞团的这一台节目给了人们很好的启示。我们的文艺应当走群众化、民族化的道路,应当具有中华民族自己的特色。割断传统、摒弃传统,是会脱离群众的。发扬民族传统,首先要利用、革新过去时代的艺术形式,用以表现社会主义时代的新生活,创造出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相结合的新节目。这是第一位的工作。同时,也要挖掘整理古代的优秀节目,把它普及到群众中去,用它来丰富人民群众的文艺生活。这对于提高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自信心,是很有意义的。古代的音乐舞蹈这是个未被大规模开采的丰富矿藏,有待于人们去进一步采掘。陕西的同志们在开掘民族艺术遗产上做了很好的工作。他们的仿唐乐舞的成功,是值得庆贺的。他们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民族民间文艺宝藏,努力发扬文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这种精神更是值得人们深思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