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毛泽东同志对调查研究理论的贡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3
第5版()
专栏:

毛泽东同志对调查研究理论的贡献
石仲泉
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内从事社会实际调查研究的开创者。他进行的社会调查,无论时间之长久,规模之宏大,内容之广泛和深刻,都是十分突出的。他自从接受马克思主义,投身中国革命运动以后,就致力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调查和研究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特别是在大革命时期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进行了大量的农村调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汇集了经过战争岁月幸存下来的这些调查材料,记录了他的农村调查实践活动,反映了他的调查研究的理论成果,是我们研究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珍贵文献。
向社会进行实际调查,当然不是毛泽东的首创,也不是始于马克思主义者。在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早就做过这方面的调查。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利用他们调查积累的资料和他们的理论成果,在总结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马克思恩格斯也十分注重对社会实际的调查。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进行的调查,这是人们所熟悉的。马克思在1866年拟定过关于各国工人阶级状况的统计调查大纲,在1880年写过一张《工人调查表》,列出了全面调查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状况的详细纲目。他花费四十年心血创作《资本论》的过程,实际上是社会科学史上进行调查研究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壮举。
马克思恩格斯的调查研究同资产阶级的调查研究有着根本的区别。这个区别不仅表现在调查者的阶级立场、政治目的不同,而且调查方法也是不同的。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是:客观地看问题,不附加任何外来成份;全面地看问题,不片面夸大某一方面;历史地看问题,不脱离一定的历史条件;从本质上看问题,不只看表面现象。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把调查研究置于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使之成为一种科学的认识方法。
毛泽东的调查研究既遵循马克思恩格斯调查研究的基本要求,又有一些新的特点。这种特点主要表现在:毛泽东把调查研究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实际工作,倡导全党进行调查研究,使之成为指导革命、教育干部、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基本方法。从《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也可看到,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关于土地革命的理论,关于根据地建设的理论,等等,都是基于社会实际的调查研究而提出来的。
毛泽东所进行的大量调查研究活动,一方面使他提出了关于中国革命的许多重要理论以及方针政策,另方面通过对于调查研究实践的总结,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思想。毛泽东对于调查研究理论的贡献,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主要之点。
(一)认为调查研究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毛泽东在把调查研究引向更为广阔的社会实践领域,作为指导无产阶级政党进行改造世界的革命斗争的重要方法时,从哲学上论证了调查研究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基础,是形成我们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的前提。在1930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这篇著作中,毛泽东专门论述了调查研究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作用,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著名口号。这是对他自己多年从事和倡导的实际调查工作的深切体会的理论概括。第二年,又提出“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口号(《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13页),对“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口号作了补充和发展。这两个口号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生动表述,说明调查研究已经不仅仅是个工作方法问题,还应当看成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问题。1941年,毛泽东在关于《农村调查》的几篇文章中,进一步从认识论的角度强调了调查研究的重要作用,明确指出:“要了解情况,唯一的方法是向社会作调查”,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同上,第15页)1963年5月,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党中央在一个文件中还指出,“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问题。这些论述把调查研究的意义提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理论高度。
(二)把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相统一,赋予群众路线以认识论的基础。毛泽东认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从认识论上说,实际上是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第一,向社会实际做调查,就是向群众做调查,群众路线的工作对象和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同一的。第二,将群众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调查研究,形成正确认识的过程。一次又一次的“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除了要完成党的工作任务外,就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情况,又通过调查研究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过程。第三,说这两个过程是同一个过程,不仅是说的同一个工作过程,还是说的同一个认识过程。毛泽东在1958年曾说:概念的形成过程,判断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调查和研究的过程,就是思维的过程。人脑是能够反映客观世界的,但是要反映得正确很不容易。要经过反复的考察,才能反映得比较正确,比较接近客观实际。有了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法告诉别人。概念、判断的形成过程,推理的过程,就是“从群众中来”的过程;把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传达给别人的过程,就是“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毛泽东对调查研究与群众路线在党的实际工作中的统一性的这些论述,使群众路线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并且使调查研究成为群众路线的认识论基础。
(三)认为调查研究是转变党的作风的重要环节,因而也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调查研究既是党的思想路线问题,也是党的作风问题。“左”右倾错误领导不做调查研究,使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际相脱离,既实行了一条错误的思想路线,也败坏了党的作风。毛泽东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毛泽东选集》第3卷第755页)延安整风,首先就是整顿这种主观主义的坏作风,并把提倡调查研究视为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环节。1961年党中央重新提倡调查研究,也包括有重新整顿党的作风的意思。“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从党的建设的意义上说,就是要恢复和发扬历史上实行调查研究的好党风。毛泽东当时指出,“各级党委,不许不作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作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他在给邓小平的一封信中,还要求参加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农村人民公社六十条的同志做出榜样,对农村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重点调查,“向群众寻求真理”。在党中央的带动下,调查研究重新成为全党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的首要准则。
(四)丰富了关于调查研究的态度和方法的内容。毛泽东认为,调查研究,一是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找出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二是要有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的态度。党中央在1963年5月重申毛泽东的这个思想指出:“没有满腔的热情,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就不会做,也不会做好什么调查研究工作”。对于进行社会实际调查的具体方法,毛泽东很强调“下马观花”,深入基层。收集在《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中的《寻乌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等,都是用的这种方法。他说,“拚着精力把一个地方研究透彻,然后于研究别个地方,于明了一般情况,便都很容易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第56页)他还提倡“开调查会”,象《兴国调查》那样,“活泼有趣”,并比他的“历次调查要深入些”。(同上,第183页)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使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战争年代,我们党通过调查研究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建国以后,我们党为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也做了可贵的探索。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还要通过调查研究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进行各个方面的改革,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但是,现在的情况跟过去战争年代有了很大的不同。我们党成了执政党,工作的范围由局部地区转向了全国,革命的任务由进行大规模的激烈的阶级斗争转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历史环境由落后的、单一的、个体的农业手工业生产状态进入拥有相当水平的社会化大生产、拥有先进科学技术的状态,因此,现在进行社会实际调查的某些方法和手段也会有很大的不同。《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思想,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中国社会的实际,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个基本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但是,把我们的思想和眼界继续停留在半个世纪以前,这不是毛泽东所要求的;仅仅满足于过去调查研究所取得的具体经验,包括建国头十七年的某些经验,也是与新的历史条件不相适应或不完全适应的。特别是面临各项改革的艰巨任务,不进行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不尽力利用现代的科学知识和手段来进行调查研究,是很难有成效的。新的历史条件要求我们不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还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调查研究,把毛泽东为我们党所开创的调查研究传统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继续推向前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