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石油降价和英国的态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3
第7版()
专栏:述评

石油降价和英国的态度
新华社记者 李长久 郭 勇
石油输出国组织最近降低石油价格的决定,受到西方大多数国家的欢迎。这当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英国的态度。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这个决定对世界经济是有益的。但是,她又表示,英国北海原油的价格将随市场情况而变动。英国国家石油公司甚至宣称,石油输出国组织把石油价格降低15%的决定,是行不通的。它暗示,北海原油价格将再次下降。
近几年来,石油输出国组织为调整世界上石油的供求关系作出了努力,而英国的石油产量和出口量却一直在大幅度增加,英国去年的石油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达到1.033亿吨。它去年出口的石油,从1981年的2,420万吨增加到3,780万吨,增长了56%以上。石油已成了英镑以至英国整个经济的重要支柱。
英国自1979年陷入经济危机以来,工业生产在1980年和1981年共下降11.1%,跌至1975年的水平,而去年比上一年也仅仅上升了0.5%。在占有最重要地位的制造业方面,英国去年头十个月的外贸逆差竟达1.25亿英镑,这是英国产业革命后一百多年来在这一领域中首次出现外贸逆差。在这种形势下,英镑地位之所以能由疲弱变得比较坚挺,英国国际收支去年之所以还能出现46.4亿英镑的顺差,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北海石油产量和出口量的大幅度增加。只消看一下这个数字,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去年出口北海石油的收入达46亿英镑!
英国当然期望通过降低油价来增加出口,但是,如果引起连锁反应,以致油价一泻而下,对英国经济也是有害的。据计算,每桶油价下降一美元,英国一年就减少收入3亿多英镑。现在,油价下跌已经开始削弱英镑的地位。到本月18日,1英镑只能兑换1.4860美元,英镑对美元的比价已降到创纪录的最低点。对于原料和食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进口的英国来说,英镑汇价下降将直接导致国内生产成本增加和物价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加剧。这样一来,英国政府就可能不得不再度提高利率,而英国经济也可能更难摆脱危机了。还有,英国北海石油开采成本大大高于其他产油国。伦敦一些报刊指出,如果对石油降价的趋势失去控制,将给北海油田带来灾难性后果。如果油价降到每桶25美元,北海油田生产就难以为继。
西方经济界人士普遍认为,如果由于英国的行动而使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协议遭到破坏,引起油价暴跌,这是不符合英国的利益的。不过,据透露,在石油价格问题上,眼前英国也有可能一心想占领更广大的国际市场于一时而忍痛削价;另外,它还可能受到西方石油及其他垄断资本势力的影响。英国将如何权衡利害,是令人颇感兴趣的问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