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这里充满了希望——记南京夫子庙青年商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4
第2版()
专栏:

这里充满了希望
——记南京夫子庙青年商场
《新华日报》记者 顾培棠 本报记者 孙健
春节期间,我们访问了由179名待业青年创办的南京夫子庙青年商场。
商场内有27家商店,大的店有10人左右,小的3至5人。经营百货、服装、食品、电器、玩具、手工艺品等商品1,200多种。开业的资金一部分是青年自带的股金,每人50到300元不等;还有一部分是有关单位提供的无息贷款。国家对这些店采取扶而不包的办法。
青年商场没有书记、经理,没有组织、宣传、人事等部门和脱产干部,是个松散的联合体。各店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商店的收益,除了按规定交付房租、交纳营业税和商店其它必要开支外,盈利全由商店自己处理。商店内部的收益分配,无固定工资,不吃“大锅饭”。个人收入分配,根据各人贡献大小民主商定,上无盖,下无底,年终还可按股分红。
工艺美术公司服务部主任王楠,是个20岁的姑娘,出生于一个干部兼知识分子家庭。她曾想当医师、工程师,对经济管理也有兴趣,在父母的支持下,她自愿来到这个服务部,并被大家推选为店主任。这位姑娘腼腆地谈了自己的感想:“以前,我尝过营业员生硬的态度,对这个工作没好感。现在我当上了营业员,整天接触广大顾客,深深感到在这里站柜台,比呆在家里生活充实得多。我决定利用这块阵地,从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经营管理知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科学文化,还打算报考电大哩!”
这个由12名青年经营的服务部,由工艺美术公司提供货源,公司和他们实行包干制,每销售1万元,他们得利600元。现在他们每天销售额都在1,000元以上,月销售额可望达到3万多元,得利1,800多元,除掉支付房租等开支外,他们的收入是相当可观的。有的商店因青年缺乏经营经验,暂时由区商业部门选拔有丰富商业工作经验的同志,协助他们经营一段时期,以后再由青年职工自选店主任。对表现不好的职工,各店有权辞退。
这些商店共同的特点是:品种繁多,特色鲜明;价格低廉,薄利多销;发挥优势、拾遗补缺。最近,南京市政府在全市总结推广了夫子庙青年商场的经验,决定今年内每个区都建一个青年商场,并用改革的精神办好商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