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热心肠与高效率——苏州市委副书记周治华处理知识分子来信来访二三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4
第3版()
专栏:可敬的人

热心肠与高效率
——苏州市委副书记周治华处理知识分子来信来访二三事
有人说,苏州市委副书记周治华对知识分子有一种灼热的感情,解决知识分子的问题很讲究效率。这话一点不假。
这里记述今年初发生的三件事。
(一)
1983年1月26日下午,周治华在办公桌上发现一封信。他翻了一下,吃惊了:张毓基,一个全国知名的微雕家,1960年华东纺织工程学院肄业,助理工程师,职工大学的教师,竟是集体所有制单位的4级工。来信要求明确其国家干部的身份。周治华当即给人事局负责同志写了一个条子,要人事局抓紧了解,尽快实事求是地解决。最好在半个月内处理妥当。
第二天上午,他就询问有何情况。秘书告诉他,遇到了阻力,不好办。“不好办不能报告吗?”周治华好象生气了,说完他马上给丝绸公司党委负责同志打电话,请他们二、三天内提出意见。又亲笔给张毓基写回信:“信中所谈情况,今日才知,过去未主动了解,实感遗憾。接信后,已嘱有关方面,按照政策及时处理,力争十天半个月解决,以使你过个愉快的春节。”
1月29日,苏州市人事局正式批复吸收张毓基为国家干部。前后不过4天。
(二)
苏州市金阊区人民医院主治医师朱克诚,1954年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1957年因病离职休养一年;1958年重新工作,1963年被精简,一个月后又重新工作。从此,他的工龄、编制、工资就乱了套。几个主管部门各执一词,扯皮不已。朱克诚多年申诉不见效,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发出了一封信。
1983年1月16日,周治华收到了来信。17日,他叮嘱人事局科技干部科迅速查明情况后,亲自主持召开了由卫生局、金阊区委、人事局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两个小时就解决了几年议而不决的问题。2月1日,苏州市人事局正式下达了关于明确朱克诚工龄、工资及干部身份的批复。
(三)
这封信只有寥寥数语。写信人是丝织试样厂高级工程师钱小萍,她要求周治华同她谈谈心。知识分子上门找领导谈心,领导哪有回绝的道理?他马上让秘书通知隔天下午即来面谈。原来,钱小萍于去年底晋升为高级工程师,在一次全厂科技人员会上,莫名其妙地受到了一些同志的挖苦、指责和讽刺,她好象被人打了一记“闷棍”,越想越不通。
钱小萍和副书记谈话后,心头的疙瘩解开了,但老周还在思考。他发现高级工程师不能在技术上全权负责,这是个大问题。于是他又专程去丝织试样厂,把这个厂的厂长、书记及公司党委负责同志召集在一起,研究这个问题。周治华认为企业的领导体制应当改一改,技术人员一定要有责有权。他建议,工厂设总工程师室,在技术上由钱小萍全权负责。他说:“我们看问题不能主次不分,主导方面不可看轻了,次要方面不可看重了,还要多从领导角度查原因,只有这样,才能用人不疑,才能最大限度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老周就是这样,以他的感情、效率和作风关怀着知识分子,理直气壮地为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而忙碌着。 常 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