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三个能人挑重担 五年生产翻一番 老厂长当年打天下如今当助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3-03-24
第3版()
专栏:

三个能人挑重担 五年生产翻一番
老厂长当年打天下如今当助手
本报讯 记者东生报道:为“打天下”流过血的上海东海阀门厂老厂长易世聪甘当助手,“让贤”给三名能人,生产五年翻了一番多。
生产各类气体钢瓶阀的东海阀门厂,原来是个生产落后的“烂摊子”。尽管年逾花甲的厂长易世聪还有战争年代当机枪手、连指导员的那股精神,但苦于文化水平低、科学知识少,心有余而力不足。1978年下半年,这个厂调整领导班子时,他积极推荐三名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进班子。经群众讨论、上级批准,复旦大学哲学系毕业生邓家青任党支部书记,数学系毕业生陈祥麟和夏中光当正、副厂长,易世聪改任管后勤的副厂长。
三名知识分子和易世聪密切配合,发动群众献计献策,把厂内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改变生产面貌。这个只有270多人、1,100平方米面积的小厂,产量连年上升,质量不断提高。有的产品受到国防部门的嘉奖,有的产品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有的产品获得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并有6个品种出口,每年创汇30万美元。1982年,总产值突破1,000万元,上交税利240万元,产值和利润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易世聪深有感触地说:“搞四化建设离不开知识分子,还分什么他们和我们呢?都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